【北門時光機】

【北門時光機】從被遺忘的水圳歷史・看臺北盆地的前世今生

水,是人類定居、城市發展的要素之一。但如今走在臺北繁華熱鬧的街道上,你很難聯想起這裡曾是湖澤之地、有過阡陌稻田,過去流經市區的水圳也幾乎被地下化,絲毫不見蹤跡。

臺北,一座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城市,很難想像在數萬年前是個湖澤之地,在百年前有著阡陌稻田。如今,這些與水相關的蹤跡逐漸消失,只能從先民的開發歷史、貫穿城市的水圳,緬懷臺北過往「滄海桑田」的景象。

在六萬年前,臺北因地形陷落而形成低矮盆地,地處低漥的盆地開始向四周的河川水系搶奪水流,使得原本流往桃園方向的大漢溪、流往基隆的基隆河,都流向盆地內。直到五千年後,濕鹹海水慢慢退去,山上的沉積物被河川沖蝕到下游,慢慢地,臺北盆地不再是汪洋一片了,陸續形成沼澤、小丘、平原。

與此同時,人類開始進入臺北盆地活動,他們常選擇地勢較高之處,以採集與漁獵方式維生,發展出芝山岩文化、圓山文化與植物園文化等。在考古專家的用心發掘之下,逐步探索出當年人與水流的關係、食物與漁獵的關係,並推斷當時的人應有一定的航行能力,能在水流經過之處,隨船往各地移動。

相對史前文化住民來說,漢人較晚才來到臺北一帶。約莫從18世紀起,中國漳州、泉州的百姓以合資形式成立「墾號」,並爭取官方同意,集體往臺北開墾。其中,最有名也相對早成立的「陳賴章墾號」,由陳天章、陳逢春、賴永和、陳憲伯、戴天樞等人組成,他們招募許多佃農,在今日的萬華、中和、關渡、新莊一帶開墾。

|訴訟纏鬥六年・張劉兩家為耕地搶水源

雖然成立墾號與招募佃農不易,但最困難的在於臺灣年降雨量差異大、河流短促,再加上地形限制,灌溉的水源有限,若想要開墾的田地收穫量穩定成長,那勢必要有穩定的供水源。因此,18世紀後,臺北大戶人家或有志之士紛紛設法造出能灌溉農地的水圳。

以臺北盆地西部為例,18世紀中期,張士箱家族花費數年開圳,想將大漢溪的水流引進今日樹林、海山一帶,但因為地勢低窪,易受水患影響,工程只好停擺。後來,張家找到適合的引水口,卻被其他家族搶先獲得官方許可,從此埋下爭端。

位於今日五股的劉和林家族,也希望能引大漢溪水源灌溉,向官方申請開圳許可,確保他們擁有的河埔新生地有更好的收穫。因此,劉家與張家起了衝突,互不相讓,也告上官府,整整花了6年的時間訴訟,最後兩家和解,各自興建張厝圳與劉厝圳。而為了應今日三重一帶的凱達格蘭族武朥灣族人所需,張家另外開設「永安陂大圳」,將水分流到二重埔與三重埔。

|尋求穩定水源・不同姓氏墾戶合作興築水圳

有別於上述的紛爭,霧裡薛圳與瑠公圳都是由不同家族合作完成。霧裡薛圳的水源來自景美溪,是臺北盆地最早有開闢紀錄的水圳,約在1724年興建。這條水圳原本由地方墾戶自行開闢,到後期資金不足,便向其他家族求助,周家出七股出資兩萬銀元,因此該圳也稱為周七股圳。這條水圳從今景美一帶往北,可灌溉公館、古亭、三板橋、大灣庄與艋舺街的土地,直到雙連陂為止。

瑠公圳是由郭錫瑠與其子郭元芬完工,郭家開墾的土地集中在今信義區一帶,他原本想利用陂塘來聚水灌溉,但成效不佳,決心要興建水圳。勘查之後,他發現新店溪上游的青潭溪附近相當適合,於是在1739年創立金順興號,希望將水岸邊的岩壁打通,藉此做出引水隧道,但青潭為泰雅族人的生活範圍,因此工程並不順利。

直到1753年,郭錫瑠與大坪林墾首蕭妙興合作,才順利完成導水隧道。南半段渠道,稱為大坪林圳,由大坪林庄負責,往北延伸到景美、公館、信義區等地的渠道,則由郭家負責,嚴格來講,只有這段才是「瑠公圳」。也因為有此工程,今日大安、信義與松山等地居民,才有穩定的水流開墾田地,世代在此定居,開枝散葉。

時至今日,大部分的水圳都被地下化或掩蓋,而不見蹤跡了,只能從巷弄路基去猜測當年的水圳流向。水圳還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層面,雖然建水圳過程相當辛苦,但水圳的效率與穩定性遠超過人工陂塘,還能穩定地跟農人收取水租,農人再引水入田獲取豐收,以求來年的平安與庄頭的興盛。可以說,有了水圳,活水不斷的庄頭,才能真正讓人們開拓、定居下來,水,正是臺北盆地漢人文化開端的功臣之一。

|參考論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