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t Special Exhibition

2021特展回顧

Exhibition Introduction

【移動記憶】

隨著都市發展,古蹟、歷史建築的保存,在不同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變遷過程中,也呈現著不同的樣貌。有人認為,老建築見證過去歷史,反映在地文化,屬於城市記憶的一部分;有些人則認為,太多老建築除了有礙安全與市容,亦會造成土地使用不足,甚至阻礙城市的發展;也有人認為城市發展須兼顧文化歷史,適度保存老建築將有助於社會穩定,鞏固地方認同與歸屬感。

然而都市的現狀是經過長時間累積而成,其中更包含了每個個體的價值判斷,以及集體的選擇結果。在土地面積有限、人口快速成長的城市,歷史建築與城市發展之間的取捨與平衡更成為我們急需面對與討論的重要課題。

鄰近國定古蹟北門,座落於忠孝西路旁的「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2016年即配合市府「西區門戶計畫」—北門廣場興建與忠孝西路路型調整,以異地重建的方式向東51公尺遷移保存。

本次展覽,將以「臺北記憶倉庫」遷移保存的背景為題,彙整周邊同樣經歷「搬遷」歷程的案例,並分別從文化資產建築特色、搬遷歷程與目前狀態等內容,介紹不同案例面臨搬遷的討論與原因及工法。同時回望城市發展歷程,思考當時理解的進步,現在回過頭來看是否會有不同答案?

【Memories of Displacement】

 As cities develop, the preservation of historical sites and buildings takes different forms as 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landscape changes. Some believe that old buildings have borne witness to history and are a reflection of local culture; in short, they are part of a city’s memory. Others believe that having too many old buildings pose a safety hazard and also affects the appearance of the city; additionally, leaving these buildings standing will result in insufficient land for other uses and will even hinder the city’s development. Yet another group feels that urban development needs to go hand in hand with the preservation of culture and history because the appropriate preservation of old buildings will help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strengthen local identity, and foster a sense of belonging.

However, the current appearance of a city is the sum of construction choices made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e result stems from each individual placing a value, as well as the collective’s choice. In cities with limited land and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the trade-off between historical buildings and urban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crucial and urgent topic that needs to be discussed.

Located close to the North Gate national monument, the Mitsui Warehouse stands close to Zhongxiao West Road. In 2016, in line with the city government’s “Taipei West Gateway”, which involv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orth Gate Square and a rerouting of Zhongxiao West Road, the structure was moved 51 metres to the east where it was reconstructed for preservation.

The exhibition will focus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migr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the “Taipei Info Hub”. It will bring together similar cases that have also involved “relocation”, and introduce the discussion, reasons, and methods for each relocation case, touching on their properties as cultural assets, the relocation processes, and their current status. Meanwhile, it will look back on the city’s development and explore the understanding of progress at that time, contemplating whether or not we would come out with different solutions than our predecessors.

—— 倉庫展區 ——

—— 展區說明 ——

一座古厝的遷移,改寫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歷史

The relocation of an old house that changed the dialogue surrounding the preservation of Taiwan's cultural assets.

【林安泰古厝大事記】Annals of Lin An Tai Historical House

1783年至1785年 林安泰古厝正身興建。
1822年至1823年 林安泰古厝左右護龍興建。
1976年 林安泰古厝因部分基地位於敦化南路拓寬工程預定地上,引起保存爭議。
1976年8月6日 臺北市長至林安泰古厝會勘,隔日提出將古厝拆遷至木柵動物園之構想。
1977年4月 建築師公會開辦的《建築師》雜誌召開座談會。
1977年7月8日 內政部召集專家學者與相關政府單位共商研擬。
1977年10月13日 臺北市長二度至林安泰古厝會勘,決定將古厝改遷至南港民俗村預定地。
1978年6月26日 解體拆除工程啟動,建材暫放於安和路倉庫內。
1979年至1980年 古厝建材第二次搬遷至和平西路高架橋下倉庫內。
1982年5月26日 總統公佈實施《文化資產保存法》。
1983年1月13日 《民生報》舉辦「搶救林安泰古厝」座談會;14日報導揭露建材保存現況。
1983年5月 重組地點決定於臺北市濱江公園內。
1984年8月13日 第一期主體重組工程(古厝本體及書房)開工。
1985年11月15日 第一期主體重組工程(古厝本體及書房)完工。
1986年4月16日 第二期配合工程(附屬設備)公開招標。
1986年12月 第二期配合工程(附屬設備)完工。
1987年6月5日 正式對外開放參觀。
2000年5月28日 以「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作為場館名稱,開放民眾參觀。
2009年 配合「2010年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進行庭園擴建工程,以作為展館使用。
2011年7月23日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重新開放參觀。
2012年10月31日 臺北市政府公告登錄「林安泰古厝」為歷史建築。

▎見證臺北盆地開發史的清代傳統四合院
It is a Qing era traditional family compound house, witness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aipei Basin.

照片來源 / 重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授權提供

林安泰古厝為清代落成的閩南式傳統四合院建築,迄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是臺北市現存年代最久的古厝之一。1754年祖籍泉州安溪的林堯公舉家遷臺,其四子林志能經營貿易商行「榮泰號」有成,於現今臺北市大安區興建林家宅第「安泰厝」,取自原鄉安溪的「安」及榮泰號的「泰」。
清代泉州移民中,來臺時間最晚的安溪人多居住於開發較晚的臺北盆地東側,如古厝所在地大安一帶,當時放眼望去皆為稻田。而關於「大安」地名由來,則有一說出自於「偉大的安溪」之意。

▎百年古厝讓路,成全都市進步?
By stepping aside, did the centuries-old house pave the way to the city’s development?

照片來源 / 外交部授權提供

1976年,林安泰古厝因部分基地位於敦化南路拓寬工程計畫預定地上,引發各界對於原地或遷移保存的討論。1977年建築師公會曾提出替代方案,內政部也召集專家學者共商研擬,爭取原地保存;臺北市政府則以古厝非內政部核列古蹟為由,主張遷移。起初計畫將古厝拆遷至木柵新動物園,後改為南港民俗村預定地。

▎一磚一瓦拆卸編號,只為還原古厝原貌
Its every brick and tile was serialized during demolition, just so that it could be restored to its original appearance.

1978年6月26日林安泰古厝解體拆除工程啟動,由擅長寺廟建築設計,受過嚴格日本學院式訓練的建築師李重耀進行。在當時文化資產「易地重建」是一大創舉,為還原古厝原貌,李重耀自創一套編碼系統,藉由拍照、分類、編號、測繪(測量與繪圖)與造冊等步驟,記錄拆卸下的每個構件,開古蹟編碼之先例。

▎催生文化資產保存法後,重組依舊原地踏步
While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ct has finally been passed, there has yet to be any progress in rebuilding.

拆卸之際,原訂移至南港民俗村重組計畫生變,遂將古厝建材存放於臺北市安和路暫設倉庫內。一年後因應安和路擴建,改放至和平西路高架橋下倉庫內。長期受周邊高架橋行車振動、倉庫漏水及白蟻蛀蝕等不當維護影響,建材與其上編碼日漸毀損、淡化。1982年5月26日,因林安泰古厝事件加速制定的《文化資產保存法》正式公布,但古厝重組進度卻仍在原地踏步。

▎拆除四年無人問,學界齊聲搶救
Even though no one had paid any heed to it after demolition for four years, the unified voice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worked hard to save it.

直到1983年1月《民生報》舉辦「搶救林安泰古厝」座談會,與會專家學者與民意代表一致呼籲,臺北市政府應立即於臺北市新生公園(又名濱江公園)重建林安泰古厝;另一方面,《民生報》揭露建材保存現況的報導引發熱議,也成功促使臺北市政府正視此事,並於同年5月決定將林安泰古厝重組於濱江公園內。

▎以古蹟規格修復重組,力求保存現狀
Repairs and rebuilding would take place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site specification while preserving the current condition.

時隔六年,1984年8月13日古厝重組工程於濱江公園展開。儘管林安泰古厝非官方指定古蹟,重組工程仍遵照文化資產保存觀念執行,繼續沿用保存良好的原始建材,以抽換新材料或依原樣修補等方式修復損壞之建材,再行重組。1987年6月5日重組完成的林安泰古厝正式對外開放參觀。歷時十年,經過三次搬遷的林安泰古厝拆遷事件終於劃下句點。  

▎原地保存之外,開啟想像的遷移先行者
It sparks the imagination on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 aside from being preserved locally, cultural heritages can also be relocated.

在臺灣近代文化資產保存發展歷程中,林安泰古厝拆遷是首次全面引發政府、學界與民間爭相討論的案例。其拆遷不僅加速促成1982年《文化資產保存法》制定,也影響了1980年代古蹟保存運動的開展,具有見證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的時代意義。 作為遷移保存的先行者,林安泰古厝在喚醒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意識的同時,亦開啟了人們對於文化資產「遷移保存」的想像與討論,為臺灣文化資產保存史上一大轉捩點。

讓老車站落葉歸根!民間力量創造返鄉奇蹟

Returning the pieces of the station to its foundations! The power of civil society in creating a homecoming miracle.

【新北投車站大事記】Annals of Xinbeitou Historic Station

1916年 新北投乘降場興建。
1937年 新北投車站建築空間依原樣式擴充三分之一。
1988年 臺鐵淡水線配合臺北捷運工程全線拆除,新北投車站面臨拆除危機。
1989年 拆遷至彰化「台灣民俗村」內重組保存。
1996年 《北投社》雜誌刊登〈尋回失散親人,重迎新北投車站〉文章。
2003年 北投區長安里里長陳章生發起老車站返鄉運動。
2004年 北投社區文史工作者與居民推動「懷念老車站,轉來新北投」活動。
2007年7月新北投車站因台灣民俗村債務問題淪為法拍標的。
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與公部門、企業共同推動「新北投車站風華重現」公益信託運動
2013年4月 產權人日榮公司同意無償捐贈新北投車站給臺北市政府。
2014年1月23日 新北投車站重組第一次公民會議。
2014年4月21日 新北投車站重組第二次公民會議。
2014年9月25日 臺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第61次會議決議,採D方案將車站重組於距原址50公尺的七星公園內。
2015年6月28日 第一次新北投車站重組位置議題公聽會。
2015年7月22日 重組工程開工;後因重組地點未定,於2016年1月31日停工。
2015年7月23日 臺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424次會議退回「新北投車站重組工程」都審案。
2015年7月29日 臺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第71次會議決議,待車站重組完成再鑑定其文化資產價值。
2016年2月2日 第二次新北投車站重組位置議題公聽會。
2016年4月15日至5月1日 臨時路型及站體模擬試辦計畫。
2016年5月2日 第三次新北投車站重組位置議題公聽會。
2016年5月26日 臺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審議委員會第442次會議通過「新北投車站重組工程」都審案。
2016年7月20日 重組工程復工。
2017年4月1日 「新北投車站」正式開幕啟用。
2018年5月30日 臺北市政府公告登錄「新北投車站」為歷史建築。

▎守護溫泉鄉的百年日式木造車站
A 100-year-old wooden Japanese-style station that guards the hot spring village, Xinbeitou.

照片來源 / 國家圖書館提供
照片來源 /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日本殖民時期,北投地區溫泉觀光產業興起,為載運日漸增多的旅客,1916年臺灣總督府於鐵路淡水線上另闢北投至新北投段的支線「浴湯線」,並興建「新北投乘降場」(即新北投車站前身)作為終點站,從此帶動新北投溫泉產業的發展,「新北投」地名也由此而生。  

▎興建捷運險遭拆除,輾轉流浪至彰化保存
It was nearly demolished because of the newly constructed MRT station, and after twists and turns, it was finally sent to Changhua for preservation.

因應臺北捷運淡水線興建工程,臺鐵淡水線於1988年結束營運,沿線車站均被拆除。在建築師李重耀的努力下,新北投車站由彰化「台灣民俗村」董事長施金山以象徵性「一元」向臺北市政府買下。歷經拆卸、測繪、編號、重組等遷移保存工程,1989年新北投車站於彰化落地生根,成為淡水線上唯一倖存的火車站。

(補充說明)
【台灣民俗村】Taiwan Folk Village
1993年位於彰化縣花壇鄉的台灣民俗村正式開幕,園內保存了董事長施金山從全臺各地搶救、買回的古建築,如新北投車站、北斗奠安宮、鹿港施家古厝等等。藉由拆遷重組的方式保存古建築,並開放民眾入園參觀,讓古建築的文化價值得以持續流傳。1999年921大地震重創園內古建築,民俗村被迫暫停營業。此後,園區風光不再、連年虧損。

▎乘著眾人的思念,跨越180公里回家
Riding on the dreams of the people, it made the 180-kilometre crossing home.

【一篇文章燃起地方討論,醞釀十年的民間行動】
An article ignited local discussion, setting the stage for civil action that was brewing for a decade.
1996年《北投社》雜誌刊登的〈尋回失散親人,重迎新北投車站〉一文,燃起了地方上對新北投車站的討論;2003年至2004年,民間陸續發起呼籲車站返鄉行動,展現在地民眾對迎回車站的強大共識;2005年臺北市文化局與北投居民親自到彰化向施金山表達希望車站回家的心願,但礙於民俗村經營問題,未能如願。

【首次由社區發起文化公益信託籌措車站資金】
The first cultural charity trust initiated by the community to raise funds for the station.
2007年施金山過世後,民俗村債務問題浮上檯面,使園內古建築遭到法拍。為此,北投社區組織「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邀集公部門與企業三方協力,共同推動「新北投車站風華重現」公益信託運動,本著「10萬人的1元勝過1人的10萬元」公民參與理念,期望透過公益信託籌措購回車站的資金,為全臺首次由社區非營利組織所發起的文化公益信託運動。

2012年民俗村正式易主,新北投車站為日榮資產管理公司所有。在臺北市政府與民間團體積極協商下,2013年4月日榮公司函文臺北市政府表示願意無償捐贈新北投車站,於是經過半年的測繪、解體及蟲蟻防治工作後,車站建材於2014年初全數運回臺北。

 

▎返鄉最後一哩路,原址重組與交通安全的抉擇
On the last mile back home, a choice between reconstruction at the original site and traffic safety had to be made.

2014年1月至4月間,臺北市政府召開了兩場公民會議與一場專家學者諮詢會議,與民眾達成對於新北投車站後續重組模樣、材料與活化再利用的初步共識。關於車站重組位置的討論,僅大致分為兩方向——「接近車站原址」或「考量現有環境就近位移」。但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卻於9月決議「將車站重組於距離原址50公尺的北投區七星公園內」,頓時引起輿論譁然。

【三年三場公聽會,決定重組於距離原址50公尺處】
Three public hearings held over three years eventually arrived at the decision to rebuild it 50 metres away from its original site.

針對新北投車站重組位置議題,2015年6月臺北市政府首度召開公聽會,與民眾討論「重組於接近原址的光明路與中山路口」的A案,與「重組於距離原址50公尺七星公園內」的D案。會後市府方逕行宣布採行D案、送交都市發展局審議,最終遭退回修正。

2016年2月臺北市政府二度召開公聽會,宣布進行重組位置微調A案及D案的站體位置模擬;同年5月召開第三次公聽會,會中基於交通安全考量支持D案的北投在地里長,與主張文資保存「場所精神」與「真實性」,支持微調A案的文資團體之間依然沒有太多交集。

會末,主席以具「行政裁量權」為由進行表決,宣布通過在場多數民眾舉手贊成之D案,將車站重組於距離原址50公尺七星公園內;2016年5月都市發展局審查通過,重組位置終於塵埃落定。

▎一生歷經兩次遷移保存,見證民間守護文化資產決心
After being moved twice for preservation, it is a testament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eople to protect their cultural heritage.

2014年1月至4月間,臺北市政府召開了兩場公民會議與一場專家學者諮詢會議,與民眾達成對於新北投車站後續重組模樣、材料與活化再利用的初步共識。關於車站重組位置的討論,僅大致分為兩方向——「接近車站原址」或「考量現有環境就近位移」。但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卻於9月決議「將車站重組於距離原址50公尺的北投區七星公園內」,頓時引起輿論譁然。

抬起百年歷史再挪移,古蹟保存的另一種可能

Having gone through a hundred years of history before moving, it presents another possibility of historic preservation.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北工場)大事記】 Annals of the Railway Department Building of the Governor-General

1885年 清代機器局成立。
1895年 日本殖民政府接管機器局,改名為「臺北兵器修理所」,後改稱「臺北砲兵工場」。
1900年 臺北砲兵工場移交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管理,改稱為「鐵道部臺北工場」。
1909年 鐵道部廠區擴建,增設「汽車修理工場」,即現今「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北工場)」前身。
1997年11月21日 行政院核定捷運松山線路線規劃報告書。
2004年3月9日 行政院核定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聯外捷運系統建設計畫。
2005年 臺北市古蹟暨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會指定「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北工場)」為市定古蹟。
2006年10月20日 挪移工程開工。
2007年5月25日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公告指定「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廳舍、八角樓男廁、戰時指揮中心、工務室、電源室、食堂)」為國定古蹟。
2007年12月20日 臺北工場平移至距離原址東南方約30公尺處,為臺北市市定古蹟遷移首例。
2010年9月30日 臺北市政府修正市定古蹟公告範圍為「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北工場)」。
2011年7月 挪回工程開工。
2012年5月16日 臺北工場重新挪回距離原址4.5公尺處。
2019年4月 臺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第116次會議通過「直轄市定古蹟臺北工場修復及再利用計畫審查案」。
2020年12月15日 修復工程開工,預定2022年12月4日完工。

▎見證臺灣邁向現代化的起點
It witnessed the start of Taiwan’s modernization.

照片來源 / 「杉田書局」發行之「鐵道部台北工場」明信片。「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建檔。出自「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北工場)」(後簡稱臺北工場)興建於1909年,座落於現今臺北市市民大道與塔城街交叉口,前身為日本殖民時期「鐵道部臺北工場」為維修火車所增設的「汽車修理工場」;二戰後,建物由臺灣鐵路管理局接管,作為臺鐵禮堂使用;於2005年被指定為臺北市市定古蹟。

1885年清臺灣巡撫劉銘傳於現今臺北市大同區一帶,設立現代化機械工廠「機器局」,作為鐵道設施與兵器維修基地,開啟臺灣現代化的濫觴;1900年機器局移交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管理,更名為「鐵道部臺北工場」。如今的臺北工場便是1909年廠區擴建時所增設的建築設施之一。

照片來源 / 「杉田書局」發行之「鐵道部台北工場」明信片。「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建檔。出自「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

▎因應捷運工程,讓古蹟穿上溜冰鞋平移30公尺
To accommodate the MRT project, the monument was slid 30 metres.

「配合臺北捷運松山線北門站工程與機場捷運工程,臺北市政府於2007年將臺北工場建物暫時平移至距離原址東南方約30公尺處,為臺北市市定古蹟遷移首例。

為掌握古蹟建物結構型式,工程初期進行人工深挖之際,發現了1909年放置修車鐵軌的原始地坪,後採全面測繪、局部拓印及地坪實體取樣等方式保存。

挪移工程採「頂升托底平移工法」——先於建物周圍設置移動及推進裝置,以鋼筋混凝土托盤為建物加固,再用電腦同步控制多部千斤頂將古蹟垂直抬升,並於建物下方鋪設鋼軌與圓鋼棒,藉電腦操控裝置,讓古蹟如穿上「溜冰鞋」般,隨鋼棒滾動平移。

▎塵封逾六年,現正修復中
After more than six years of collecting dust, it is now undergoing restoration.

2012年臺北工場因應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整體規劃,挪回距離原址4.5公尺處。建物外觀以鐵皮與烤漆鋼板包覆,作為修復前的暫時保護。未料捷運局與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協議破局,導致百年古蹟遭閒置數年,直到2018年文資委員現勘才重見天日。

如今,臺北市政府將臺北工場納入「西區門戶計畫」,於2020年12月開始進行修復,預計2022年底完工。屆時,臺北工場將配合周邊古蹟群落,訴說臺灣邁向現代化的歷史。

日本時代臺灣最大財團興建的紅磚倉庫

A red brick warehouse built during the Japanese era by Taiwan's largest conglomerate.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大事記】Annals of Mitsui Warehouse

1913年至1914年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興建。
2012年5月7日 臺北市政府公告登錄「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為歷史建築。
2015年1月15日 「北門再現啟動西區門戶計畫」記者會。
2016年2月25日 臺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第682次會議通過「北門廣場都市計畫變更案」。
2016年3月9日 臺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第77次會議,第一次審議三井倉庫保存方式可行性評估案。
2016年5月4日 西區門戶願景文化資產保存公聽會。
2016年5月20日 歷經四次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第77、78、79、81次)決議將三井倉庫暫時移置(向東遷移51公尺)保存。
2016年10月5日 解體及保護工程開工。
2017年8月3日 北門廣場正式啟用。
2018年4月20日 重組及修復工程竣工。
2018年11月1日 以「臺北記憶倉庫」作為場館名稱,重新開幕。

▎見證臺北城貨物運輸由水路轉往鐵路
It witnessed Taipei’s switch from waterway to railway when transporting freight.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後簡稱三井倉庫)興建於1913至1914年間,見證了日本殖民政府實施「市區改正」計畫,拆除臺北城城牆,將現今忠孝西路改建為三線道路的現代化進程。日本殖民時期,三井集團掌握北臺灣茶、糖、樟腦等產業,藉進出口貿易獲取龐大利益,並選擇於鄰近大稻埕碼頭與大稻埕車站的鐵路沿線興建倉庫。 二戰後,倉庫由臺灣省物資局管理;2002年精省則改由臺灣鐵路管理局(臺鐵)接管,期間因爲臺北市綠美化工程險遭拆除,所幸各方團體積極呼籲保存,才於2012年正式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但登錄時的附帶建議卻也為日後倉庫拆遷埋下伏筆。
照片來源 / 臺北市文化局授權提供

▎登錄歷史建築後,逐漸逼近的拆遷宿命
Once it was recorded as a historic building, it started its journey towards eventual demolition.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後簡稱三井倉庫)興建於1913至1914年間,見證了日本殖民政府實施「市區改正」計畫,拆除臺北城城牆,將現今忠孝西路改建為三線道路的現代化進程。日本殖民時期,三井集團掌握北臺灣茶、糖、樟腦等產業,藉進出口貿易獲取龐大利益,並選擇於鄰近大稻埕碼頭與大稻埕車站的鐵路沿線興建倉庫。 二戰後,倉庫由臺灣省物資局管理;2002年精省則改由臺灣鐵路管理局(臺鐵)接管,期間因爲臺北市綠美化工程險遭拆除,所幸各方團體積極呼籲保存,才於2012年正式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但登錄時的附帶建議卻也為日後倉庫拆遷埋下伏筆。
照片來源 / 臺北市文化局授權提供

2015年1月15日,臺北市政府宣布「西區門戶計畫」預計配合忠孝橋引道拆除,進行土地利用調整,修正周邊道路路型及交通動線,以重現北門廣場,形塑國家門戶意象。

照片來源 /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2016年2月25日臺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通過「北門廣場暨忠孝西路路型調整之都市計畫變更案」,同意忠孝西路道路用地調整,包含配合永久路型規劃,遷移三井倉庫建築的提案。

▎歷經四場文資審議,配合路型調整向東遷移51公尺
After four rounds of deliberation on cultural assets, it was moved 51 metres eastward to make way for road rerouting.

2016年3月間,一連召開了三場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會議(後簡稱文資審議會),討論三井倉庫遷移問題,仍無法得出共識。過程中,文資團體曾提報三井倉庫為古蹟及文化景觀審議未果,也一度發生文資審議會取消登記發言制度爭議,以及探勘發現北門清代甕城遺構等事件,使三井倉庫一時成為輿論注目焦點。

為回應輿論聲音,讓各方得以充分表達意見,臺北市政府於2016年5月4日舉辦「西區門戶願景文化資產保存公聽會」將討論聚焦於都市發展局提出的三井倉庫遷移51公尺重組方案,與民間團體提出之原地保留方案,以釐清相關爭點。會後則彙整各方意見送交文資審議會,待下次會議進行最終定奪。

2016年5月20日召開的文資審議會中決議,尊重2012年文資審議會將三井倉庫登錄歷史建築時的附帶建議,將三井倉庫暫時移置(向東遷移51公尺)保存。

照片來源 /臺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

▎以解體重組方式修復建物
The building was repaired by first being dismantled and then rebuilt

2016年10月5日,三井倉庫解體及保護工程正式啟動,工程初期投入大量人力,將木料、磚瓦一塊塊卸下、清理、編號再打包搬移至新基地;留有三井集團商標的圓拱形山牆及部分窗戶則採大塊切割保存,以維持構件原始樣貌。後續重組時,考量結構安全,以舊工法仿製山牆進行重組;原山牆則保存於室內,作為未來展示重點。
照片來源 /臺北市文化局授權提供
照片來源 /臺北市文化局授權提供

照片來源 /臺北市文化局授權提供

本次重組工程特別在倉庫建築本體與地基間,加裝可承載2350噸重量,相當於倉庫建物總重1.5倍的隔震系統,降低周邊車輛行駛振動與地震對建物保存的影響。

歷經兩年,三井倉庫重組及修復工程於2018年4月20日竣工;2018年11月1日三井倉庫以「臺北記憶倉庫」之名重新開幕,作為日本殖民經濟、臺北西區城市發展的見證者,場館以歷史與文化為底蘊,透過展覽與教育推廣,持續訴說、記憶屬於臺北的故事。

超過20年的等待,何時才能重組

It has been more than 20 years in the waiting, when can it be rebuilt?

【中山橋大事記】Annals of Zhongshan Bridge

1901年 第一代明治橋興建。
1933年 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橋,即第二代明治橋。
1973年 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將「中山橋改建」列入「臺北地區防洪計畫建議方案」工程項目。
1990年7月 臺北市政府向行政院提報「基隆河截彎取直整治計畫工程」,該工程項目包括「中山橋改建」。
1991年11月至1996年 臺北市政府進行「基隆河截彎取直整治計畫工程」。
1993年7月16日 配合中山橋拆除改建計畫,興建「中山二橋」;1994年7月中山二橋通車。
1995年3月 臺北市長至中山橋會勘,指示中山橋改建與否再行研議。
2000年11月 臺北市政府委外辦理「中山橋抬高水工模型」試驗案。
2001年9月 納莉颱風造成北臺灣嚴重水患,中山橋面臨古蹟保存和基隆河整治爭議。
2001年10月11日 經濟部將「中山橋改建」納入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前期計畫)之其他配合工程。
2002年1月31日 臺北市政府宣布採「易地遷建」方式保存。
2002年12月20日 中山舊橋遷建工程開工。
2003年4月30日 中山舊橋遷建工程完工,橋體經分塊切割成435塊,移至再春游泳池舊址存放。
2004年1月5日 臺北市政府公告登錄「中山橋」為歷史建築。
2019年12月27日 歷史建築「中山橋」保存再利用計畫說明會及座談會。
2020年2月24日 臺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第123次會議決議,通過「歷史建築中山橋修復及再利用計畫審查案」。

▎曾經,連接人間與神界
It used to connect the mortal world with the realm of the gods.

本次重組工程特別在倉庫建築本體與地基間,加裝可承載2350噸重量,相當於倉庫建物總重1.5倍的隔震系統,降低周邊車輛行駛振動與地震對建物保存的影響。

歷經兩年,三井倉庫重組及修復工程於2018年4月20日竣工;2018年11月1日三井倉庫以「臺北記憶倉庫」之名重新開幕,作為日本殖民經濟、臺北西區城市發展的見證者,場館以歷史與文化為底蘊,透過展覽與教育推廣,持續訴說、記憶屬於臺北的故事。

照片來源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1901年日本總督府為連接「臺灣神社」與「敕使街道」(今中山北路),於現今臺北市圓山區興建橫跨基隆河段的明治橋。二戰後,明治橋改名「中山橋」,為總統府通往士林官邸的必經之橋。

【第一代明治橋】The first iteration of the Meiji Bridge

照片來源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第一代明治橋為木造橋面的鐵製桁架橋,1912年改為鋼筋混凝土橋面,橋中央為車道,兩旁設步道,欄杆則以扇形鏤空雕花裝飾。
【第二代明治橋】(小標) The second iteration of the Meiji Bridge
照片來源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第二代明治橋建於1933年,為當時全臺唯一的鋼筋混凝土造拱橋。整體造型典雅優美,欄杆為花崗石砌,橋的兩旁各設置一對青銅燈柱,既強化了神社入口意象,也被譽為臺灣史上最美橋樑。

▎臺灣史上最美的橋,終不敵防洪安全考量
It was the most beautiful bridge in Taiwan’s history, but was ultimately lost to flood control safety considerations.

1973年經濟部於「臺北地區防洪計畫」中指出,中山橋位處基隆河疏洪瓶頸應予以改建,惟經費不足並未執行;1990年位於基隆河最狹窄斷面的中山橋,則成為臺北市政府規劃基隆河截彎取直整治工程的改建目標。為降低中山橋拆除改建的影響,1993年興建中山二橋作為交通替代設施,但擔心交通受衝擊與要求保存的反對民意四起,加上臺北市長選舉將至,中山橋拆除就此耽擱。

【暫緩拆除,防洪與文化意義的權衡】
Its demolition was postponed, a balance struck between flood prevention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1995年,臺北市長至中山橋會勘,認為具歷史文化意義的中山橋不應輕易拆除,宣布改建再行研議,並著手擬定替代方案;中央水利機關則表示基隆河流經中山橋時,河道寬度從原先三、四百公尺銳減至一百公尺阻礙行水,為了防洪安全必須拆除。於是中央與地方政府形成防洪安全與文化保存兩派立場。

【連年颱風水災,成中山橋拆除關鍵】
The years of typhoons and floods became the key factor that led to the demolition of Zhongshan Bridge.

1998年至2000年間,基隆河上游地區每遇颱風便氾濫成災,促使臺北市政府重新評估拆除中山橋。儘管部分輿論認為淹水是基隆河截彎取直所致;拆橋並非解決水患的唯一要件等等,但2001年9月歷經納莉颱風的洗禮,2002年1月31日臺北市政府隨即宣布將中山橋「易地遷建」保存。

照片來源 / 臺北市政府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考古遺址史蹟及文化景觀審議會第123次會議
審議案六:歷史建築「中山橋」修復及再利用計畫審查案簡報

▎如今,凝結百年光陰的橋塊歸向何方?
Where will the pieces of the bridge that symbolise a century of time go?

2003年4月30日中山橋橋體被垂直切割成435塊,於圓山再春游泳池舊址存放至今。雖然2004年中山橋便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但重組之事卻直到2020年文資審議會有條件通過三個重組方案,才有了一線生機,至於橋塊最終去向則留待臺北市政府決定。

—— 共創展區 ——


如果古蹟沒有搬遷,我們所處的城市會有什麼不同?
歡迎你用印章蓋出你的理想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