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野共生》 展覽講座
【永續未來的想像打破了全面僵固的水泥】
臺灣地質年輕又位於菲律賓及歐亞板塊聚合處,導致地質相當脆弱。為保全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或是國家重要設施,早期工程考量對應天災的強度,經常大量使用混凝土構造物。
以當代社會的觀點回望,更顯出了人文與生態關懷的議題。因此生物多樣性與人和環境互動的關係,便成了防災災害工程邁向永續的趨勢。
【一起認識與自然重修舊好的友善工程】
《與野共生》一書,收錄了全臺16個案例,解說林務局在山林治理中,如何從過去以對象保全核心的工程治理調整至如今兼顧社會、經濟與生態的永續工程,並且嘗試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照片及插畫,讓讀者們可以無門檻的了解環境背景、工程施作緣由以及其對應的生態友善措施。
【讓環境再次演替自然綻放】
在傾聽山林和各方聲音的過程中,多元思維模式和多方立場表述,更是顯而易見。本次#分享會,將邀請本書的主編,也是景澤創意 吳思儒執行長,以自身人文、生態、工程、生態跟管理的跨域學習工作經驗觀點,分享編輯過程中,觀察不同價值之間的對話與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