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t Lecture

倉庫講堂回顧

山林資源

契約與歷史:清代臺灣的墾荒與民番地權

April 28 , 2024

本次講座邀請到臺大歷史系李文良 教授,與我們分享清代的地契如何見證並紀錄臺灣地方發展,以及各時代背景中不同身份的人們之間的互動關係。
#歷史從何而來
講座中,講師以嘉義縣鹿草鄉為案例,帶我們探索一個有趣的命題「歷史從何而來?」。從維基百科對應到日治時期學者伊能嘉矩的《大日本地名辭書:台灣編》,再回溯到康熙24年(1685年)的地契謄本中,我們找到了鹿草最早的歷史紀錄──墾戶沈紹宏成功獲得的一份開墾許可。從中可知,清代的契約不單只是交易紀錄,也是後人瞭解臺灣地方歷史的線索之一。
#契約的前世今生
日治時期,因應統治需求,成立了總督府「高等土地調查協會」,強制民眾登記所有人口與土地資料,其複製的謄本也成為後來地方的重要史料。驚人的是,這些清代的契約竟都被地主們完好保存了數百年,可見契約對於證明土地所有權是非常關鍵的依據──誰能清楚地闡述土地買賣的歷史,基本上就擁有這片土地的掌握權。
#契約中的權力拉鋸
契約也反映了清代地方官、軍官與民間的角力關係。清朝開始統治臺灣後,無論是荷治時期的王田或是清代開墾的官、私田園,皆被視需要繳納稅金的民田;但於此同時,明鄭時期被軍方佔有的文武官田卻未登記於稅務資料中。為了制衡其勢力與增加稅收,地方政府不斷鼓勵民眾申請開墾,正如沈紹宏契約中,相當於現今鹿草鄉的大片土地在申請成功後,便納入了諸羅縣的控制中。
#歷史學究竟是一門什麼樣的學問
最後講師也提到,契約雖為地方歷史的重要史料,但與史實仍有不少差異:清代墾戶申請時必須標明土地為「無主荒地」方能取得開墾許可,造成許多開墾者並未如實申報。這正也反映了歷史往往無法直接驗證,必須透過資料比對與邏輯推敲各種可能性,並在理解時代脈絡後,對過去產生新的見解。

當綠色列島遇上福爾摩沙: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林業

April 14 , 2024

本次講座邀請到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洪廣冀副教授,與我們分享臺灣山林與居住者、資本家及治理者之間錯中複雜關係,在其互動下又衍生出哪些結果呢?
獨特的地貌讓臺灣林業拉開序幕
臺灣是少數位處北回歸線上卻不是沙漠的地方,季風帶捎來的豐沛水氣加上高山地貌,聚集了熱帶到溫帶的樹種。其中生長在低海拔的樟樹及高海拔的紅檜及扁柏便是早期維持生計及具經濟價值的樹種,成為各時代的當權者重點管理的業務之一。
清朝時代
清廷政府為維持社會秩序,設置 #土牛溝 區分漢人與原住民,並將鄰近土牛溝的土地交由平埔族,同時兼顧邊界的守衛任務。除了獲准穿越土牛溝的「#軍工匠守」們能進山砍伐,其他人越界則屬於犯法行為,也可能會在與原住民產生衝突。「柴」對於當時可說是非常重要的生活物資,在面對如此困難取得的情況下,發展出 #生番貿易 的商業行為,即雙方相互交換山地與平地的產物以各取所需;另外人們也開始在生活區域種植生長速度較快的 #相思樹 滿足「薪碳柴」的需求,這也標誌著造林概念在清朝時期逐漸萌芽。
日本時代
日人尚未來臺以前曾面臨日本內地天然林被伐盡,經過積極造林的努力下才得以渡過木柴短缺窘境的經歷。入臺以後實行 #日令第26條 重整臺灣山林,公告無書面證明的土地均收為官有,試圖避免伐盡的窘境再次上演。總督府為兼顧社會秩序及造林,對於居民原本生活的空間,居民獲允上繳租金將其編列為私有地,同時釋出私有地周圍的國有地,同樣收取租金以保管的方式交給居民使用。而深山地區則交由資本業者或日本內地資本家經營,其中 #三井集團 便由此政策下獲得烏來地區的開發權。
國際間的貿易競爭
臺灣雖然有非常豐沛的森林資源,但崎嶇的地形卻讓運輸成本攀高,其售價在國際間佔據劣勢,進而導致林業逐漸衰退。1925年組成的山林客展開為期11年的森林調查計畫,平衡森林生長量及砍伐量以實現資源永續的目標,透過始政40週年博覽會上林業館內的展示,能感受到對林業重新振興的期望。
1945年政權再次交替,#林務局 於同年12月8日成立,其採取的管理政策又是如何?期待講座續集~

土地、遺跡和勞動者:搭上烏來臺車到竹東林場耆老口述的生命之旅

Jan 27 , 2024

烏來,曾經是三井合名會社經營林業的地區之一。為了解決木材運送的需求,在管理期間積極鋪設 臺車 軌道。時至今日雖然產業已經消失,但仍透過軌道遺跡默默地述說著當年的風華。本次講座邀請到烏來臺車文史調查計畫主持人及曾參與竹東林場調查計畫的陳顏老師,與我們分享田野調查的歷程,及臺車工人的生活面貌。
臺車工人:老師眼中危險與孤獨並存的職業
在科技不如現代的年代,臺車的移動全靠人力控制。可否想像在運載著幾乎是工人體重好幾倍重的木材,行經在忽高忽低的軌道及橋墩上是多麼驚險的工作。為了讓木材能按時運出山,臺車工人起早貪黑的日子已是常態,伴著月光反射在軌道上的微光開啟一整天的勞作。
穿越時空的田野調查:拼湊出完整的歷史拼圖
相較於三大林場,屬於規模較小的烏來及竹東林場文獻資料甚少,加上烏來禁伐的時間較早讓調查難度更加艱鉅。從面對僅有的九張老照片,透過照片徵集累積到過百張的資料,海外寄來的老照片也讓調查過程添加了一些小驚喜,加上耆老的口述資料,逐步拼湊出烏來林業的歷史。在一次次採訪中,雖然面對語言的隔閡,但老師及調查團隊仍堅持讓受訪者使用熟悉的語言表達,就為了讓這些記憶得到最真實描述。講座中播放著用日語吟唱的 #運材歌 也讓現場觀眾對當年運材的想像更加立體。
烏來林業生活館:重現臺車工人的24小時
在老師及調查團隊的努力下,如今走進烏來林業生活館,彷彿穿越時空,回到那個臺車工人辛勤勞動的年代。透過展覽內深入了解臺車的運作原理、臺車工人的工作日常,以及烏來林業的發展歷程。
自己的故事讓自己來說
老師的分享也激勵我們:其實我們都可以是文史調查的記錄者,從簡單的拍照、收集老照片開始,與長輩聊天時也不妨打開手機錄音功能,紀錄家族及生長土地的故事,日積月累,相信我們也能說出一段屬於自己的歷史。

山林的變動-臺灣山林百年紀

Jan 6 , 2024

「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一直覺得從小到大的教科書上,雖然教導我們要保護熱帶森林、關注全世界正在消失的原始森林,卻對自己土地原始森林的故事隻字未提,如今臺灣的原始森林只剩下一小部分,2500公尺以下的原始森林幾乎蕩然無存,僅剩一些高海拔地區還保留一些原始森林。」李根政老師談起臺灣人似乎對原始森林消失的歷史都只有空泛的了解,讓他覺得惋惜。
2024年度的第一場講座,我們邀請到了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李根政 來到倉庫和我們分享臺灣山林的點滴,以環保運動者的觀點帶我們追溯臺灣杉林百年的歷史
#原始森林的消失
臺灣森林發展大致可分為日本時代、國府治台大伐木時代、禁伐天然林之後三個階段。日本時代因對於生火需求而大量砍伐薪炭材,而國府時代則以砍伐具有經濟效益的闊葉林及針葉林如樟腦、檜木等為主,在1972年時伐木面積高達1.7萬公傾,相當於一年之間砍掉了1.5座的陽明山國家公園。
#大伐木時代的落幕
時至90年代,林務局由於林業虧損嚴重、達不到預計砍伐量、外銷價格下降等諸多原因導致入不敷出,加上此時環境意識崛起,各大民間單位如環保相關協會、原住民相關協會、搶救森林委員會等團體開始上街抗議,最終使得林務局改制,並於1991年宣佈禁止砍伐天然林,台灣的大伐木時期到此正式告一段落。
#森林議題的現況與挑戰
大伐木時代結束之後,雖然已經不會再出現大規模砍伐原始森林的情況,然其他爭議隨之萌生,盜伐的事件層出不窮、山林地變成農地種植短期經濟作物造成水土流失、水汙染的疑慮等,但相較過去大規模伐木事業,相信只要加強管理,森林便可以永續留存,目前正持續朝著與山林共存的農業型態邁進。
#走向永續經濟林
面對諸多議題,李根政老師向大家介紹了永續經濟林 的概念,意即讓森林結合經濟、社會、環境三大面向,在減少讓森林可以持續發展,這個目標需要多元的政策配套才能夠完成,像是劃分天然林及人工林進行控管保護、原住民保留地禁止砍伐,可見森林治理並非易事。林務局當前也正在推動國際森林委員會的FSC認證,希冀臺灣國有林能符合國際標準。
最後李根政老師談起他的願景,他說希望能夠在離家五分鐘的距離就能夠看見森林,期許透過良好的國土規劃定位土地,連結城市與山林,讓森林發揮它的功能。
身為臺灣的一份子,你對森林的了解有多少呢?了解它也是保護它的其中一種方式,讓我們一起關心臺灣森林吧!

寫在森林法規前-林業歷史的開端

Dec 24 , 2023

本次講座邀請到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研究員——#傅琪貽老師,和大家分享臺灣山林的故事,以及過往林業政策怎麼隨著時局牽涉形成、改變與發展。傅琪貽老師提起,若談到臺灣林業,就勢必會談到原住民,單從開發者的角度而言,臺灣是一個資源豐富的美麗島嶼,然就原住民的角度,卻是一段附有悲情色彩的歷史。
#台灣原住民喪失土地的過程
原住民喪失土地的過程主要的源由是土地國有化政策。日本政府實施 #日令第26號,作為官有森林的取締規則,若無地契證明即視作官方地,而原住民為無文字民族,亦無清朝土地契約相關文件,因而導致其土地權被否決。並進行 #大租權整理,制定#臺灣地租規則,以交給政府地價稅,以此換取土地的保障權。而後日本規劃 #保留地政策,規劃部分土地給原住民,但為了讓其農耕,故土地多在平地而非深山,讓原住民以 #集團移住的方式,取代過往隨著輪作制度而移居的生活方式,然部分保留地上已有漢人居住,因此該政策亦不完善,致使原住民無法接受。
#台灣森林令
台灣森林令帶給臺灣林業歷史上巨大的改變。於1919年台灣森林令制定之前,政策主要保護原始森林、不以人工介入,但此項法令開啟了人工砍伐的可能性,為了維護森林永久的收益,准許人工作業,可以重新種植新苗、造林,而且造林經營不限樹種,花東地區多種植經濟作物如橘子、咖啡,而屏東則多種植熱帶性植物,此項法令對森林開發和保育產生重大影響。
#中華民國國有森林法
國民政府來臺後,直接延續日本的保留地政策,其制定的 #森林法,以「國有」為原則,原住民的採集、砍樹就變成盜財、違法之事,也再後來引起林瑞昌「還我土地」運動,可見原住民土地流失嚴重。雖然林業歷史上有諸多傷痕難以抹滅,但老師說:原住民能夠理解自己的歷史,知道祖先受過很多的苦,向他們表達感謝或者為他們流淚,亦是一種緬懷的方式。

凝望風景—追尋太平山的開發與演變

Oct 21 , 2023

曾經三大林場之一的 #太平山,昔日存在哪些風景?
本次講座邀請到古道專家——李瑞宗老師,與大家分享太平山林業的曾經及實地踏勘場域的歷程。2019年受邀於羅東林管處,講師開啟了對太平山的調查。李瑞宗老師表示,在此之前他從未到過太平山,也因此過程中抱持著「外國人」的視角進行調查,挖掘藏在山中的細節,拼湊出更為完整的面貌。
太平山的伐木歷程可分為1915年始的舊太平山時期及1937年始的新太平山時期,中間因林木資源枯竭而轉換山區開發。所以,今日我們所到達的太平山森林遊樂園區即是新太平山的後續,沿途上山的宜專1線也是1975年所開闢的運材道路。
在道路尚未開闢之前,新太平山運材的方式集中於鐵道及索道,而舊太平山尚未建設鐵道及索道前則使用滑道將木材送到土場,再藉著每年三月春雨的到來,將木頭順著蘭陽溪漂運到宜蘭員山,漂流路徑的河岸都有工作人員監管,讓木頭保持在正確的航道上。講師還分享了專屬於舊太平山獨有的 #水牛運輸,舊照片中呈現了數隻水牛各自拉著裝滿木頭的載具走在鐵軌上的場景。
講座分享過程中,相互穿插、交替著實地踏勘的照片及昔日照片,讓那些已消逝的風景線更為立體。在講師分享實地踏勘的歷程時,更是感受到講師對待事實考證的慎重,不僅訪談當年在林場工作的人員,更是邀請當地耆老實地指認並描述當年的場景,就為了把過去運材的路線完整呈現。
尤其在踏勘舊太平山時,當年砍伐區的轉移,將部分鐵路拆移到新太平山使用,距今八十餘年的時間,相關產業遺構早已被植被淹沒,讓考古過程更是困難。相對於新太平山,由於林業政策突然的宣告結束,伐木事業於1982年畫上句點,遺留的產業設施相較於舊太平山更多,例如今日到園區不容錯過的 #茂興線蹦蹦車及 #見晴步道,成為今日的我們與過去對話的媒介。

流域

【域見:淡水河的流轉歲月】特展講座 | 淡水河形成及河港發展

September 03 , 2022

透過豐富多元的照片和地圖,我們彷彿坐著時光機,一步步的認識「臺北」的故事。從史前文化、考古遺址和北部原住民的分布,其發展都和淡水河有著密切關聯。到了大航海時期,北臺灣被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先後佔領,開啟了北部貿易的發展。
隨後陳賴章墾號、河港城鎮開始興起,由八里、新莊、艋舺、大稻埕等依序沿著河岸發展。
不管是市街的起源或是淡水河,都存在眾多的故事等著我們去深掘,只要多多關注自己生長的土地與河川,相信都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域見:流域時空之旅】系列講座|域見:從水資源開發看流域地景變遷

June 19, 2022

#域見_從水資源開發看流域地景變遷
本次講座我們邀請 @景澤創意 Vision Union 吳思儒執行長,同時也是這次「 #域見 :流域時空之旅」展覽的策展人,從水資源使用的視角,認識這條有點熟悉又有點陌生的 #淡水河 。
講座中執行長從自己的學習歷程開始分享,並一一解析他所理解的「資源」、「流域」與「地景」,以及在生態環境裡流域的重要性。然後也從三峽河、新店溪等不同河段的案例中,看見當代的我們與水資源的使用與互動關係。
#流域時空之旅 的展期進入倒數中,還沒看過的朋友們,歡迎來 到臺北記憶倉庫東側館場,一賭前輩畫家們筆下日本時代淡水河的風采。

【域見:流域時空之旅】特展系列講座|光環外的另一顆星—李澤藩用水彩「洗」出的流域風景

May 15, 2022

【域見:流域時空之旅】特展系列講座
光環外的另一顆星—李澤藩用水彩「洗」出的流域風景
 
本次臺北記憶倉庫「域見:流域時空之旅」特展特別與李澤藩美術館合作,於戶外廣場展出1950年至1970年間,臺灣前輩藝術家李澤藩描繪淡水河流域風光的畫作。在不同時期的畫作中可以看見雖然藝術家早期受到老師石川欽一郎的影響,但漸漸地發展出獨特的水彩技法「洗畫」與不同的色調運用,將藝術家心中的臺灣風土記憶與河流風景鮮明地呈現在一幅幅畫作中。
 
本次講座邀請到璞心藝術負責人蔡沛瑾老師,將從藝術家李澤藩向老師的技法學習與自身摸索與觀察中,找出呈現臺灣河流生活印象的繪畫手法出發。一同探討藝術家在細膩思考、重複洗畫中,營造出具量感與質感的靜謐畫面。
 

【域見:流域時空之旅】特展系列活動|域見:淡水河流域的人文生態故事

May 13, 2022

本次講座邀請到陳建志老師,一同與線上線下的朋友分享淡水河流域的人文與生態環境變遷之歷程。
陳老師從引入自身對淡水河的兒時記憶起頭,回顧昔日人們在水上及岸邊的活動,如當初可見舢板船捕魚的場景,到淡水河的淤積影響了水上的經濟活動,如觀光大船,連帶到原依靠淡水河航運的進出口貿易活動。
天災及災後的建設,直接或間接的讓流域的生態及人文活動有了相應的改變。長期致力於淡水河周遭環境維護的陳老師也透過數項親身參與的公共議題,如流域周邊的垃圾掩埋及焚化、淡水河環快的建設等工程提出了背後對人文與生態影響的見解。講座的末段則以水資源為結尾,呼籲並期待大家重新重視水資源的應用及相關維護行動。

【域見:流域時空之旅】特展系列講座|淡水河流域的歷史航照

April 29, 2022

【域見.流域時空之旅】第五場次講座邀請到黃同弘老師,在銜接週末的週五晚,與大家分享歷史航照圖裡的多樣故事。
異於平常的水平視角,以垂直方向觀看這片土地的方式,有種縱觀全局的感覺。
航照上大小、色調不一的斑塊,及線條的長度、走向都反映了土地在各時期經歷的變遷。
而這些變化除了歸因於自然災害外,也牽涉到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
已投入歷史航照研究多年的黃同弘老師,藉由一張張的圖片衍生出農業種植、基礎建設、民族遷徙等故事。透過航照的宏觀視角專研這片土地,也以深入訪談的微觀視角瞭解在地居民的心聲,給當晚的分享增添了一份人情味。
聽者的指尖也隨著講者的分享,同步在手機地圖上又放大又縮小。
有別於畫作裡的視角,我們也看到不同時空裡淡水河流域的面貌與故事。

【域見:流域時空之旅】特展系列講座|當你想家時,只要看看這些畫 —— 李澤藩與淡水河的對話

April 23, 2022

【域見.流域時空之旅】第四場次講座邀請璞心藝術的負責人 #蔡沛瑾 老師,和大家分享 #李澤藩 老師的生平故事及創作。從藝術創作的信念到作品風格的轉換,帶大家看見李老師是如何用畫筆紀錄所珍惜的日常風景與記憶。
李澤藩老師早期的創作風格受到老師 #石川欽一郎 的影響而運用暈染呈現田野風光。
後來選擇回到家鄉的李老師,持續在熟悉的新竹一帶寫生並投入教職工作。此時的創作題材更貼近臺灣人視角與日常生活,以鮮明、飽和的色彩著重近景的刻畫。李老師用創作紀錄眼中美好卻正在逝去的人文風景,呈現當時臺灣人的集體記憶。把對土地的情感投射在畫作中的他,曾把作品贈與出國留學的學生,並說「想家的時候,就看看這些畫」。
也歡迎大家前往位於新竹的 李澤藩美術館 欣賞更多作品。

【域見:流域時空之旅】特展系列講座|李梅樹與三峽河

April 09, 2022

【域見・流域時空之旅】第三場次講座邀請三峽 李梅樹紀念館 執行長 李景文先生,透過李梅樹老師的畫作,還有珍藏的照片,帶大家認識三峽的河濱風光。
擅長「寫實」描繪的李梅樹老師,以畫作與照片紀錄對於家鄉深刻的情感及鄉土關懷,藉由畫作我們看見三峽河今昔不同的景色,像是河面水位的狀態、祖師廟的廟埕廣場旁緊鄰街屋的河岸;
也看見過往人們與河川的不同互動,像是宰樞廟前停著許多小船的碼頭、聚集在河邊洗衣聊天的生活日常…
更多珍貴有趣的畫作,也歡迎大家至李梅樹紀念館欣賞
或是至倉庫廣場觀賞更多淡水河的美麗畫作。

【域見:流域時空之旅】特展系列講座|陳澄波筆下的淡水河

March 12, 2022

【域見・流域時空之旅】第二場次講座邀請到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Chen Cheng-po Cultural Foundation 張哲維老師,以看「畫」說故事的方式帶領當天參與的觀眾,一起跨時空回到 1930 年代陳澄波畫家描繪淡水風景。
作為早期水運重要腹地的淡水河,及依山傍水居住的生活模式,河畔周邊充分反映當時的社會樣貌。在張哲維老師的講述中可瞭解到淡水上中下游周邊的貿易商行、運載貨物的船隻、管理進出口貨物的海關及倉庫、存放石油的臭油棧、學校、醫院、宗教場所、海水浴場及高爾夫球場。將畫作中所呈現的人文、自然、建築、貿易、交通、信仰及娛樂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帶給觀眾。
畫作除了反映昔日的社會樣貌,也藏著畫家看待人事物的細節及角度。
歡迎到臺北記憶倉庫戶外廣場,欣賞在日光、月光及街燈照射下的畫作,再搭配忠孝西路人車川流的聲響,感受畫家在戶外作畫時相似的心情感受。

【域見:流域時空之旅】特展系列講座|石川欽一郎與學生們的流域風景寫生

March 06, 2022

這次與 #順益美術館 合作辦理的講座,特別邀請到臺灣美術史學者 李欽賢老師,帶大家從美術史角度認識日本在臺現代化發展的歷史與脈絡,以及。日本在臺政策帶來交通、醫療等諸多現代化建設外,新式教育也是其重要發展之一。其中美術「圖畫課」、「鉛筆畫」更是有別於傳統文人畫的毛筆、水墨,「寫生觀念」讓大家開始用自己的觀點畫自己的家鄉。
許多我們熟知的第一代本土畫家,成長環境也與流域有深刻的關係,像是李石樵之於大漢溪、李梅樹之於三峽河、陳澄波之於淡水河⋯⋯,而將此寫生觀念帶入臺灣的正是——石川欽一郎老師,臺灣近代美術的播種者,對培養出第一代臺灣本土畫家的影響甚鉅。
下次經過臺北記憶倉庫不妨停留下腳步,細細欣賞這些本次特展的畫作,從畫作裡ㄏ淡水河流域的沿途風光與記憶中的時代光景。

尋河啟事:航照判釋與地理實察

September 27, 2020

聚落與城市的發展與河流息息相關,從生活到生產,從飲食、灌溉、運輸到產業;透過「水路」的探尋,也能讓我們窺探過往發展的軌跡。本次「川流記憶」系列活動特別邀請黃湯姆(黃同弘)老師,將帶領大家從美軍航照與歷史地圖中找尋「水」的痕跡,進而認識臺北城市故事,發現生活空間中有趣而被遺忘的歷史。

來自河川聚落的藍染體驗

August 22, 2020

【工作坊花絮|來自河川聚落的藍染體驗】
有颱風相伴的染布工作坊,學員們還是在細雨濛濛中成功完成藍染體驗 💪
✏️ 白白布如河染到黑?
三角湧協進會的劉老師悉心介紹了三峽藍染源起與沿革,以及天然的大菁植物製成染料「藍靛」的過程。老師也為大家釐清,原來藍染不只客家文化獨有,當年三峽老街短短260公尺就有多達27間染坊。也有學員分享了中國烏鎮同為藍染工藝重鎮,與三峽的藍染工藝發展各有特色,有許多值得彼此學習的優點。
💦 藍染練習時間
學員們認真地記下老師傳授的布巾摺法,搭配夾板或橡皮圈,浸泡藍染液上色後,就能產生布花、菱格、雲朵等千萬種變化。大家一起圍著染缸小心讀秒、談笑,展開布巾後彼此發出讚嘆,老師說這是藍染體驗中最療癒的時刻了😄

新店溪水力發電百年記(龜山電廠與土倉家族)

August 08, 2020

百年前,出身日本林業家族的土倉龍治郎來到臺灣,在烏來南勢溪流域從事造林事業。而後也嘗試利用溪水推動發電,促成了臺灣第一座水力發電廠的建立。

本次講座邀請新北市文史學會夏聖禮老師,以「新店溪水力發電百年記」為題,梳理這座發電所的興建背景、引動人物與發展歷程,透過了解水力發電如何為臺北城帶來嶄新的歷史,展望下一個百年。

日據時期三井在臺灣北部蕃地的開發

August 01, 2020

殖民時代山林的開發史,都刻寫在土地的記憶中。當年日本總督府授權三井合名會社入山開採林木資源,同時也壓迫限縮了原住民的生活空間。土地在帝國權力的覆蓋之下,繁榮了軍國主義;卻截斷族群長久以來傳承的文化記憶。

本次講座特別邀請臺灣日本綜合研究所傅琪貽老師,以「日據時期三井在臺灣北部蕃地的開發」為題,探討三井集團在水流東和大板根等區域,對土地採取了何種的開發經營策略,又如何影響在地族群的生存處境?

族群

記憶洄游-重憶泰雅軌跡之旅

Oct 15 , 2023

「我自己也循著脈絡把泰雅觀點融入歷史的情境帶給大家。」本次講座我們邀請到新竹縣尖石鄉嘉樂村泰雅族人 #馬紹 · 阿紀 來分享他的小說《記憶洄游》,他沿著七家灣溪田野調查、向長者收集口述歷史,以文為史將泰雅族的歷史故事橫跨80幾年的時間洪流一同融入小說之中。
📖 泰雅家族的愛情傳奇
這篇小說的故事建立在1935年大島正滿在台灣調查櫻花鉤吻鮭、佐久間左馬太作為台灣總督時討伐太魯閣,導致一組探險隊在合歡山上發生山難的歷史上,描寫探險隊隊長在霧社療傷時和一個泰雅族少女戀愛,少女生下一個孩子但兩人此生卻再未相見,由這段故事道出1935年至2015年之間泰雅家族四代之間的情感與故事。

🏞️桃花源般的七家灣溪
馬紹收集了1935-2015年的故事,並於2016年完成小說。他提及在想像意境時不由得就想起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進到武陵農場前的山路十分陡峭且蜿蜒,抵達前經常讓人暈頭轉向,但是一旦轉入七家灣溪,就是一片豁然開朗的平原。
武陵農場四季分明,每個季節都綻放著不同的風光,回顧因過去有七戶泰雅族人長期住在該流域因而得名七家灣溪,與其族人所居的環山部落,在這一片土地上望過去,可以一覽芥蘭溪,梨山、福壽山,更遠處則可見南投、思源埡口,群山圍繞、林木蓊鬱,每一處的景色都有萬種風情,也是櫻花鉤吻鮭被發現的地方。由此可見,昔日住在七家灣溪旁的西部泰雅族人,生活情境的確宛如小國寡民的理想世界。

《魂魄YUHUM》— 泰雅記憶再現

Oct 07 , 2023

「這是橫跨二十二年的一場戰役,魂魄是戰爭的小說。」《魂魄YUHUM》的作者尤巴斯.瓦旦如斯說道。
本次講座我們邀請到苗栗縣泰安鄉大安部落的長老尤巴斯.瓦旦來分享他的第一本長篇小說,透過多年的田野調查、向長者收集口述歷史,藉由小說重現泰雅族過往的歷史記憶。
📖泰雅族的抗日之路
這本書的故事主軸是關於泰雅族司拉茂人沿著台灣大甲溪上游一路對抗日本人至雪山山脈的故事。由這些人的故事道出了1909年殺了第一批入山的日本人開始一直至1931年「血洗畢莰坦駐在所」中間約莫十五個重大戰役的歷史。
❤️‍為什麼是「魂魄」?
「聽完那麼多部落的故事,沒有魂魄的泰雅族就沒有辦法迎戰。」這是故事中令人驚心動迫的戰役,1931年七個司拉茂人和日本警察的最後一戰,其中三位少年年記最小的甚至只有十二歲,早在出發之際,他們就知道這注定是一場沒有歸途的路,最後四人被追殺而亡而另外三位被俘,在被日警押解至理番中心的路途上,飽受刑求的三人用古老的泰雅族語唱著輓歌,宏亮的歌聲迴盪在雲霧縹緲的山谷之間,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就在行經至最險峻的斷崖之際,三人毅然決然地抱著日警在山壁上一蹬,隨之跳下大峽谷一同赴死,幾人的生命就此殞落,幾十年的戰役也在這裡畫下句點。

泰雅族與大嵙崁流域的百年紀事

Oct 01 , 2023

本次原住民系列講座,邀請到《Tayal Balay 真正的人》作者——多馬斯·哈漾,分享他回到部落進行調查研究,以及透過文學書寫的歷程,以及身為泰雅族的視角,眼中的大嵙崁流域百年來發生的變化。
講座開始,講師用一段空拍影片介紹自己的家 — 桃園市復興區奎輝部落,及發生在大嵙崁流域的歷史事件場域。過程中也穿插講師自身在部落生活的故事,分享不同世代泰雅族人的生活樣貌。
島上豐富的山林資源一直是歷代當權者覬覦的自然產物,講師居住的部落旁就是滿山的樟腦樹,不免也經歷了不同時期的山林治理政策及戰役的發生。山林治理政策的實施,讓原住民的狩獵、砍伐活動等傳統活動演變成違法行為,隘勇線的設置也限制了行動,種種的政策下,讓原住民的土地權逐漸流走。
「我們還是真正的人嗎?」講師焦慮的說。
在多重殖民法律與原住民傳統活動的衝突下,讓泰雅族人與Gaga漸行漸遠。講師提到,在傳統泰雅族的觀念裡,要完全成為一個「人」,走過彩虹橋回到祖靈之家,必須要嚴格遵從Gaga的規範,女生要會織布及紋面,男生要會狩獵及經歷出草。然而,除了山林治理政策的衝突之外,日治時期的教育也逐漸將紋身污名化。在不同觀念的相互衝突下,要如何成為真正的人,值得探索與思考的議題。
「我很了解你們,只是你們了解我們少一點」
語。講座中,講師數次重複到這句話。並分享到國中畢業以後到桃園市唸書,為了拉近跟同學的距離,學會了臺語及客語的經驗。而這也是書寫這本書的原因所在,以泰雅族的身份述說自身的文化,取回文化論述權,也讓更多人有機會從不同的視角認識泰雅文化。
最後,講師以也教大家一個泰雅語 #Lokah!(泰雅語「你好」)
期盼大家透過語言拉近彼此的距離,更加認識彼此。

【流動 · 文史】系列講座|向海立生:清代臺灣的港口、人群與社會

May 20 , 2023

🛥️#原來地區性小口港都能與東南亞港口貿易
  清朝時期,臺灣南北沿岸、陸路交通很不方便,為了貿易,臺灣沿海港街都直接對外聯繫,發展出「地方型港街」。後隨著經濟發展,地方便開始慢慢建構起港都城市,就連地區性小口港都能與東南亞國家港口貿易,是非常少見的現象!
🛥️#族群關係是港街發展與衰落的關鍵
清朝時期臺灣作為一個移墾社會,在漢人未進入臺灣之前,沿海可停泊船隻的地方是平埔族居住地,包括麻豆、後龍等地都是原住民港社。隨著漢人遷入,不僅原漢之間可能為了利益產生合作或衝突,甚至可能出現原住民向漢人購買土地的「逆向操作」!不同族群的漢人之間也可能出現合作或衝突,族群關係的維護是造成港街發展或衰落的關鍵!
🛥️#資訊傳輸牽動港街競爭力
在當時,異地資訊傳播倚靠港口做為訊息匯集的中心。郊商之間為了貿易,甚至可能透過私人文書往來,提供彼此貿易情報或產業趨勢。而19世紀末正是郊商訊息傳播轉變的過渡期,當時溝通媒介正從文書往返,轉變成電報溝通。然而臺灣正口商人沒有電報,是使用帆船傳訊息,但是中國沿海商人已用電報,使臺灣貿易較沒有國際競爭力,影響港街發展。
「臺灣做為一個海島,應有海島思維、面向海洋,與國際接軌。」講座活動當天,林玉茹老師這樣提點在場的觀眾。

隘勇線下的鎮魂歌 | 遭逢滅社的七腳川事件

September 18 , 2022

「你的篳路藍縷,我的顛沛流璃」 。
講座開始,老師以原住民詩人莫那能的名言作為引言,訴說主流歷史教育於原住族群歷史的現況與期許,進而帶入講座的主題 #七腳川事件 的導讀分享。
現今花蓮吉安鄉,原為南勢阿美族 #七腳川社 最大的聚落位置。由於當時經濟、國際等因素,以及日本統治時期的相關政策和地方勞資糾紛,進而引發衝突,有了滅族的行動,部落居民流散各處,被迫遷離世居地。
講座中林素珍老師也從東部山林資源、殖民統治,以及七腳川社後裔等視角,剖析事件之於不同面向的影響。其中也包含在日本靖國神社創立十年的紀念浮雕中,僅收錄一幅與台灣有關的,浮雕的戰役「七腳川社討伐」。
這也再次反應了不同族群,對於事件理解的不同視角與意義。

【北門紅 x 邊邊座談】 Takis、Ngasal與新生命 - 養老(Yulu)部落裡的女力行動

September 11 , 2022

#Takis、Ngasal與新生命—養老(Yulu)部落裡的女力行動
你認為什麼最能代表你家鄉的文化,並且帶給你認同呢?
本次講座與 邊邊女力協會 合作,配合北門紅文化市集8、9月份主題——「臺北『原』來如此」,邀請嫁到泰雅家庭的客家人幸腕,以及她的丈夫比令分享在家鄉復育小米並且為部落找回文化的過程與體會。
講座中,幸腕提到由於生活習慣改變,族人們依賴外地進口的小米,小米種植的方式漸漸面臨失傳。於是他們的yaya(媽媽)決定重新在部落種植小米,希望能找回遺失的傳統文化,也提供部落孩子未來在家鄉發展的選擇。起初病蟲害的問題嚴重,後來請教地方耆老,建議他們「用心照顧小米就會長得好,長得好就會收成好。」這句話給予他們很大的啟發,也迎來期待已久的大豐收。
從小米的種植、採收到曬穀都有需要遵循的儀式與禁忌,在植物的運用上也展現前人的智慧以及專屬於養老部落的文化。作物的豐收也讓比令延續父親過去的技藝,蓋了自己的穀倉。現在,他們仍在積極的復育其他品種的小米、原生種並活用於生活中,如:旱稻、苧麻、馬告、hom(山肉桂)等,落實「#把文化長回來」的期待。
幸腕、比令一家的行動帶動其他部落人們參與採收,並漸漸意識到重建部落文化的重要性。也在投入霞喀羅古道生態導覽的過程中,期待來訪的旅客能夠與更多人分享他們的文化,一起支持部落文化濃厚的特色農產品。

消失的名字 | 加禮宛事件前的侵略與捍衛

September 04 , 2022

19世紀牡丹社事件後的 #開山撫番 政策,使後山地區開始有了零星的衝突,甚至大規模的戰役,其中 #加禮宛事件 便是其中之一。
文獻裡提及的 #加禮宛事件 主要發生於1878年,然而在對資源土地的掠奪,以及複雜的「部落同盟」運作過程中,早可預知這起衝突的發生。
原「加禮宛社」屬於噶瑪蘭族,當時由宜蘭遷徙到花蓮地區(現今花蓮家樂福附近)所建立之部落。當時撫番勢力分三路往東部進行。其中北路統領羅大春,招攬加禮宛社對抗太魯閣族。這也讓加禮宛人意識到漢人社會運作的方式,表示願意繳納稅租以捍衛自己土地的生存權利。
但也串聯其他的原住民要將清兵趕出去。直到1878年因為糧食與欺侮婦女等問題引起正式衝突,在9月5日至7日短短三天,孫開華將軍進攻後,隨後因武力差距而快速地結束戰爭。也因為這起事件,部分族人遭到殺害,部分則隱身於鄰近的阿美族人中。

【北門紅戶外講堂 - 台灣原住民南島產經文教關懷協會】

August 13 , 2022

2022 北門紅文化市集
【北門紅戶外講堂 – 台灣原住民南島產經文教關懷協會】
 
台灣原住民南島產經文教關懷協會,秉持友善土地資源、自然有機農、原民青年返鄉、部落文化續延的精神,協同「愛部落社會企業」,以行動進入部落共同永續經巒原鄉產業,藉以感召城市原住民青年返鄉深耕部落。
 
在8/13的北門紅戶外講堂中,林劍萍理事長將分享協會如何推動原住民產業、經濟、文化、教育等關懷活動的計畫,響應台灣原住民族日。歡迎對於原民文創產經推廣、文化教育和原民關懷等議題有興趣的夥伴,來聽台灣原住民南島產經文教關懷協會,如何帶領有共同理念的夥伴,經營多元文化包容在一起的文化社會。
 
 
 

泰雅人與生態的故事|系列講座3-從甜柿冠軍到傻瓜農夫:三一農場女主人的故事

October 28, 2021

婦女,在泰雅族的傳統文化中一直處於某種微妙的位置,雖然在公眾場合並不常聽到她們的言論,但卻總是在家計的運籌帷幄上起著整體決策上關鍵的影響力。

這一系列的泰雅生態故事,我們將邀請尖石鄉的婦女夥伴來分享她們參與在有機農業,自然農法以及傳統小米復育,以及部落文史的整理等工作上的經驗,透過線上分享她們寶貴的經驗。

泰雅人與生態的故事|系列講座3-鎮西堡部落的TKYW教室返鄉青年的心路歷程

October 21, 2021

婦女,在泰雅族的傳統文化中一直處於某種微妙的位置,雖然在公眾場合並不常聽到她們的言論,但卻總是在家計的運籌帷幄上起著整體決策上關鍵的影響力。

這一系列的泰雅生態故事,我們將邀請尖石鄉的婦女夥伴來分享她們參與在有機農業,自然農法以及傳統小米復育,以及部落文史的整理等工作上的經驗,透過線上分享她們寶貴的經驗。

泰雅人與生態的故事|系列講座3-小米地景中的泰雅文史:田埔媽媽的種子心願

October 14, 2021

婦女,在泰雅族的傳統文化中一直處於某種微妙的位置,雖然在公眾場合並不常聽到她們的言論,但卻總是在家計的運籌帷幄上起著整體決策上關鍵的影響力。

這一系列的泰雅生態故事,我們將邀請尖石鄉的婦女夥伴來分享她們參與在有機農業,自然農法以及傳統小米復育,以及部落文史的整理等工作上的經驗,透過線上分享她們寶貴的經驗。

泰雅人與生態的故事|系列講座3-自然農法水蜜桃的故鄉:娬睞婦女的夢想啟程

October 07, 2021

婦女,在泰雅族的傳統文化中一直處於某種微妙的位置,雖然在公眾場合並不常聽到她們的言論,但卻總是在家計的運籌帷幄上起著整體決策上關鍵的影響力。

這一系列的泰雅生態故事,我們將邀請尖石鄉的婦女夥伴來分享她們參與在有機農業,自然農法以及傳統小米復育,以及部落文史的整理等工作上的經驗,透過線上分享她們寶貴的經驗。

換個角度讀歷史|原住民族重大事件系列講座

September 04, 2021

【換個角度讀歷史—原住民族重大事件系列講座】
臺北記憶倉庫原為「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是興建於1913-1914年的紅磚建築,也是臺灣少數保留三井集團菱形商標的建物,其位置鄰近臺北與大稻埕車站,反映了當年鐵道配送物資的需求。
當時身為日本三大財團之一的「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因與日本總督府簽訂土地租賃契約,擁有北臺灣多數山區,如:樟腦、木材、茶葉等經營權。這段歷史影響了大臺北聚落的興盛,也改變了臺灣山林與土地的故事,同時牽絆著臺灣北部原住民的發展與聚落遷徙。
然而,臺灣島上豐沛的資源,造就了多元族群與文化發展,從原住民生活,至不同時期、不同民族,先後於山林資源的取用,伴隨著無論積極或消極的治理方式,都在這片土地留下無數的事件與故事。
本次「#原住民族重大事件系列講座」,除了回應倉庫與三井,以及日本時代殖民政策與產業的背景,更希望透過臺灣島上不同時期、不同事件的導讀,帶領大家重新了解,城市發展歷程中對於山林環境與原住民族帶來的影響,同時也讓主流歷史論述裡少被提及的「原住民觀點」能夠被更多人知道。

泰雅人與生態的故事|系列講座2-農業篇

August 12-September 02, 2021

上週在泰雅人與生態故事的線上講座活動,林益仁老師特別邀請到鎮西堡部落耆老Ataw Yupas(阿道・優帕司)與Ba Yis(琺易絲)、「小米媽媽」Pagung Tomi(芭翁 都宓)與尖石鄉原住民文化館館長Sabi Batu(賴清美)四位泰雅族原住民於線上「獻聲」說法,與大家分享泰雅族人與「香菇」之間的故事。
「原住民的知識應該由原住民自己來傳遞」
講座一開始,林益仁老師介紹了「松茸」作為分解者能復原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及其與松樹的共生關係,進而延伸至「多物種民族誌」由「物」講「人」的觀點,討論人與自然界「非人」物種之間的關係。老師也引用了生態哲學家Holmes Rolston所提出的「故事居所」概念,說明人在自然中的關係是生命在「找家」的過程,而人在此過程中,勢必與自然界其他物種產生互相依賴的關聯性。如同本次講座的命題一般,將從「香菇」談起,分享泰雅族人如何找到家的故事。

泰雅人與生態的故事|Qparung utux (扁柏),是山老鼠的最愛?一個深層生態學的角度

June 24, 2021

回顧第三場講座主題,林益仁老師從「深層生態學」與「轉型正義」(Transformative Justice)出發,介紹Qparung utux(扁柏)之於泰雅人的意義,帶領大家從泰雅人的角度重新看待十年前發生在宜蘭南山部落的原住民盜伐扁柏事件。
當時,儘管盜伐的族人已接受國家法律制裁,但部落間的衝突仍須透過泰雅族傳統的Sbalay(和解)儀式才能化解。經由吟唱出傳統領域、理出事件真相,以及注重犧牲與潔淨的賠罪過程後,部落間重新宣示團結,最終彼此和解。這不僅展現出泰雅人如何運用古老智慧解決衝突、修復關係,更值得我們去思考Sbalay(和解)的真正意義。
老師也透過小米的故事,說明了泰雅人與大地、環境之間互相依賴的關係。強調原住民的知識對於當代社會的土地保護是具前瞻性、擁有深刻內涵與智慧的,值得我們從中反思以人為本位的思考模式。
衝突的發生不可避免,但發生之後,更重要的是「和解」。從我們所處的自然環境挖掘真相,越挖越深就會知道不同層次的真相所帶來的智慧,從中找到彼此共融的一些道理。

泰雅人與生態的故事|Tgbin (櫸木),是優質的木材嗎?一個對災難的另類思考

June 17, 2021

循著故事進入第二場主題,林益仁老師分享當時參與處理司馬庫斯風倒櫸木事件經驗,並透過原住民與國家單位等不同立場的觀點討論相關議題。
回到事件發生經過,櫸木的倒下究竟為天災還是人禍?又或是在生態環境面對個人利益考量所產生的結果?經過這次的事件也讓司馬庫斯族人們發起行動,捍衛傳統領域與個人的權利。或許我們可以相互理解與尊重不同族群的生活慣俗,並透過不斷地交流溝通,進而避免更多紛爭。

泰雅人與生態的故事|Maqaw (馬告),是調和的香料嗎?一個生態政治的觀點

June 17, 2021

這次第一場次 #泰雅人與生態的故事 系列講座,老師以馬告國家公園成立過程為案例,說明生態政治的故事,以及泰雅族群面對傳統生存領域所要挑戰的困難。
「我們要思考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不斷的進行溝通檢討是否哪裡失衡,人與自然環境才能取得和諧。」感謝林益仁老師的分享,也提醒著大家,知識裡換位思考的重要,以及自然環境背後所歷經的過程其實與我們也息息相關。

日殖時期大豹溪流域的泰雅記憶

December 27, 2020

日治初期因日俄戰爭與山林資源的取用,「隘勇線」成為帝國治權最前緣的具體象徵,隘勇線推進至何處,總督府掌握的資源即至何處。位於三峽的大豹溪流域,曾是泰雅族大豹社聚落生活的空間,在「理蕃政策」影響下,使大豹社幾近被消滅。

本次講座邀請《橫斷記》、《拉流斗霸:大豹社事件隘勇線與餘族》作者高俊宏老師,以「日殖時期大豹溪流域的泰雅記憶」為主題,分享他多年來投入大豹社事件踏查研究的精彩故事。

臺北如何變身不夜城?從新店溪水力發電百年記說起

December 20, 2020

本次講座特別邀請《文明初來電》的共同作者王舜薇,帶我們從「水力發電百年記」談起,走過百年的老電廠,除了持續肩負供應電力的任務,也隨時間淬煉出無法量化的文化價值,默默牽起跨越時空的連結。被視為現代化與科技化起點的「龜山發電所」雖然已荒廢多時,近年仍有許多工作者投入文化傳承與保存的任務。除了有形之物的維護,人文與環境教育更需要向下紮根,逐步累積文化深度。

產業

倉庫講堂|臺北百年酒廠的生與滅

April 12 , 2024

#台灣小麥啤酒的根源——建國啤酒廠
「你知道臺灣小麥啤酒的來歷嗎?」那是由擁有百年歷史的建國啤酒廠,運用活酵母培養與釀造技術復刻出台灣第一支啤酒的風味!
本次講座邀請到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副秘書長黃俊達、臺北啤酒工場工會吳國良理事長、台灣菸酒公司總工會趙銘圓前理事長向我們介紹臺北的百年酒廠!
建國啤酒廠——創立於1919年,酒廠設立在過去鐵道沿線上,保存著跨越世紀的建物和設備,其中有5株酵母菌從日本時代留存至今,仍能複製出百年前的酒。建國啤酒廠不僅具有豐厚的產業歷史和文化資產,至今仍維持著生產的機能,持續釀造啤酒給大家,是一座活古蹟。
#都市計畫下面臨的窘境
2018年臺北市政府和台酒公司要宣布要在建國啤酒廠內規劃啤酒文化園區,而後又因故延宕甚至撤案,後來建國啤酒廠內約1.83公頃的土地更面臨變更為科技大學校地的窘境,現在的建國啤酒廠也正面臨著都市計畫的壓力。
#期許建國啤酒廠能邁向下個百年
講師們回首建國啤酒廠的百年發展脈絡與過往榮光,建國啤酒廠為市定古蹟,亦是唯一還維持產業運作的文化資產,期許變更計畫的過程能有更完善且公開的模式,讓更多民眾可以一同了解並參與討論,聽見文化資產立場的聲音,也讓臺灣唯一生產線不中斷的文化遺產能再度邁向下個百年!
 
 

台味開講 | 沈默的新店黑金史 - 和美煤礦

Sept 15 , 2023

台味開講系列講座【沉默的新店黑金史 #和美煤礦】,現場在 #煤礦啤酒 的品飲 #陳國超老師的分享,讓我們一探新店神秘的面紗。
講座開始 #陳國超 老師打趣地說他是「靠關係」來的,原來是因為外公與和美煤礦的緣分,所以他能夠在這裡與大家分享!藉由外公 #林秀卿 的身平事件簿,陳國超老師與我們細說和美煤礦的流變,從當時的時空背景開始說明,帶領大家瞭解過去發生的事情,留下的陳年照片,記錄了珍貴的一刻。
當時運輸煤礦是透過水運配合,將之運送到 #碧潭 對面的河岸邊,整個過程已全然形成一種既定的步驟。另外,在講座的過程中,國超講師也提到經營礦業的過程,難免會有災變發生,和美煤礦也不例外,當時在坑內就曾發生過瓦斯爆炸的災變,最後因挖到新店溪河床引發河床塌陷,導致礦坑進水就此收坑。
儘管如此,和美煤礦的現況,仍保存十分完善,不僅擁有完整的坑口,且其具體見證新店地區的礦業發展史,因此於民國109年被登錄為新北市的歷史建築。
身為和美煤礦的家族後代,國超老師也因為家族早期開採煤礦的緣故,轉身投入經營林場,將樹木種回來 將煤礦燒出的二氧化碳捕捉回來,還給自然一個友善的環境,林場的空間也延伸礦業的意象,歡迎大家一起來感受山與林的美好。

台味啤酒節 | 探尋台灣啤酒文化起源

Aug 12, 2023

配合8月 #台味啤酒節 活動,我們別邀請臺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 黃俊達副秘書長,來臺北記憶倉庫與大家分享 「臺灣啤酒文化起源」——第一座啤酒工廠「臺北啤酒工廠」的故事。究竟臺灣人從什麼時候開始喝啤酒?在地釀造的啤酒又有什麼特別之處?
📍台味啤酒的落地生根
隨著日本明治維新西化的浪潮,穿著、髮型與飲食文化接受到影響,「啤酒」這一新飲品,也日漸普及。1895年日本接收臺灣,除了將啤酒飲用習慣帶來,也在這裡建造了第一座啤酒廠——#高砂麥酒株式會社工場
🍻活保存可以喝的文化資產
考量水源與鐵道等地利之便,方便原料進口與成品出口,高砂麥酒株式會社首先選擇於「上埤頭」設廠,亦即現今八德路上的「台北啤酒工場」(建國啤酒廠) 。1920年全臺第一座啤酒廠就此誕生!而有別於其它同樣位在鐵道沿線的工廠,台北啤酒工場仍然持續啤酒的生產工作,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活古蹟!
ℹ️產業文化的保存於傳承
如今台北啤酒工場除了保留舊有的設備,也引進了全新的設施,其中也設有研發部進行新技術、新風味的研究。同時也透過不同類型的活動,如:走讀、速寫繪畫、科學節
等多元的教育活動,讓大家認識能更認識這座珍貴的工廠!如何讓這座活古蹟能夠傳承並且好好的「活著」,也是值得大家一起思考與努力的課題。

【流動 · 文史】系列講座|雙廈記:錦記茶行與周益記古宅的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July 15 , 2023

#雙廈記:錦記茶行與周益記古宅的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流動文史系列講座,陳寶釵與周敏益的四子,也是《雙廈記》作者 #周宗武 ,以及共同作者 #王惠光 律師來到現場,分享兩幢氣派老宅:陳家「錦記茶行」與周家「周益記古宅」以及兩大家族在時光歲月中,留下的精彩歷史印記。
一個位在臺北大稻埕,一個位在新竹的兩幢建築有怎樣的淵源,
又有怎樣的有趣故事呢?
大稻埕茶葉巨擘 #陳天來 繼承「臺灣茶葉之父」#李春生 的眼光,創辦了錦記茶行,開啟販茶事業。其他家族成員,在當時臺灣的經濟、文化的歷史中,也都留有重要的紀錄。
陳家千金「陳寶釵」業於第三高女(中山女高的前身),是一位才貌雙全的女子。她的學歷已是當時的最高學歷,因此為了尋找學歷比她還高的對象出嫁,家人費了好大的
心思,最終經由媒人婆的介紹,嫁給了留學日本大學的 #周益記 三子周敏益,從此未在大稻埕與新竹的兩大家族就此締結良緣。
陳天來之子陳清汾也有著非常豐富的故事!他是臺灣第一位留學巴黎的藝術家,師承日本畫家泰斗 #有島生馬 。講者也提到,陳清汾的美學觀念極其浪漫,即爲「世上沒有不漂亮的事物、只有不漂亮的眼睛。」

【流動 · 文史】系列講座|茶苦來山人:三好德三郎與辻利茶鋪

June 30 , 2023

流動文史系列講座,在這幾週帶領大家穿越歷史,看見北台灣的產業變遷,探尋人們留下的故事與生活軌跡。這一次,我們邀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的 #鍾淑敏 老師,替我們分享「民間總督」#三好德三郎 與辻利茶舖的故事。
歷史悠久的「#辻利茶舖」有著眾多門派,除了大家現今熟悉的茶飲品牌,在台灣的第一間分店,最早可追溯至日治時期三好德三郎開設的「辻利茶舖臺北支店」,當時不只主打宇治茶,更是台產烏龍茶推廣與外銷的重要據點。
三好德三郎以靈活的社交手腕著稱,熱愛公共事務的他,積極參與各種社交團體,是政商民流間八面玲瓏的「共同道具」,也是官方與民間互動的緩衝人物。出手大方的他,雖然使茶行後期財務入不敷出,時常被銀行追著跑,卻成功串接起產業與政治間的橋樑,成功將台灣茶葉推展至上流社會。
時至今日,我們仍能在台北探尋三好家族留下的痕跡,像是重慶北路的星巴克,就是過去辻利茶舖的店鋪舊址。下次經過次地或品嚐台灣的烏龍茶時,就能遙想這位昔日臺北風雲人物的精彩故事。

【流動 · 文史】系列講座|臺味啤酒新創之道

June 17 , 2023

夏天的午後,#流動文史系列講座 邀請到 鄧爸麥酒 DB Brewery 的鄧爸,帶來沁涼的臺灣精釀啤酒,和大家分享臺味啤酒的創新之道。
來自香港的鄧爸,曾遠赴德國學習釀酒技術。他曾任職於大型釀酒廠,但嚮往精釀啤酒的自由與創意,輾轉來到臺灣,開啟鄧爸在臺灣開發臺味啤酒的創新之路。
#啤酒花 是釀造啤酒的重要原料,然而市售許多商業啤酒,追求大量製造和產量穩定,多半使用啤酒花膏取代天然啤酒花。相較於此,鄧爸堅持使用天然啤酒花釀造啤酒,並採自然發酵的方式,不額外添加安定劑、香料等化學物質,讓每一瓶精釀啤酒的香氣,都承載著土地最天然的氣味!
鄧爸選擇透過啤酒記錄這片土地的味道,因此選用臺灣物產與啤酒結合,過程中卻並非一帆風順。「#新北馬告啤酒 要發揮薑、檸檬香釋放出來不容;#雲林咖啡啤酒 與黑麥焙味相輔相成,但是咖啡煮久會酸掉,因此加入時間點很重要…」鄧爸雲淡風輕地細數著釀造臺味啤酒遇到的種種困難,除了讓我們看見釀酒師對於品質的堅持,更看見啤酒酵母與臺灣物產結合的無限可能。
臺北記憶倉庫與鄧爸合作開發,以 #臺茶八號 為釀造基底,推出 #三井舊倉庫紅茶啤酒。紅茶是經過深烘焙的茶葉,有顯著的茶香,結合 #英式ALE啤酒 特有的焦糖香,創造出香氣特殊的茶味啤酒。
活動當天鄧爸也帶來小驚喜!鄧爸帶來 DB Brewery的精釀啤酒,讓熱情參與的民眾人手一支,一同度過微醺的夏日午候。鄧爸也偷偷告訴我們,DB Brewery正在持續拓展臺灣物產地圖,近期將推出釋迦啤酒,大家拭目以待!

【流動 · 文史】系列講座|三角湧銘茶:三峽茶產業文化尋根

June 3 , 2023

六月初的下午,川流之島傳出陣陣茶香,與茶產業悠久的歷史故事。
#流動文史系列講座 第四場次,我們邀請永續三峽環境工作室負責人 #林炯任老師,帶來三峽兩百多年的茶業發故事。透過一張張歷史照片與文宣,帶領大家認識這片土地的族群變遷、生態變化,並瞭解今日三峽的銘茶印象從何而來。
三峽在過去稱作「三角湧」,是大嵙崁溪(今大漢溪)、三角湧溪(今三峽河)及橫溪三條河川交匯、沖積而成的平原。多山坡、雨水豐沛的地理優勢,讓種茶成為三峽自古以來極重要的歷史產業。歷經泰雅族、平埔族、漢人、日本人等多元族群的交融、衝突和遷徙,這片土地也在茶業的發展上,種植出烏龍茶、包種茶、紅茶、綠茶等豐富茶種,成為北臺灣灣茶葉產製的重要根據地。
而 #臺北記憶倉庫 也與三峽茶有著極深的歷史淵源。建築物的前東家 #三井集團 過去便擇三峽作為「日東紅茶」的產製大本營,在當地興建 #大寮製茶工廠、 #大豹製茶工廠 等現代化茶廠,年產近 40 萬斤的精製紅茶,國際市場上享有一席之地。
戰後,因應國民政府軍眷喜好 #龍井茶 和 #香片 的需求,三峽逐漸轉為生產綠茶的重鎮。時至今日以 #青心柑種 製成的 #碧螺春 和龍井茶,已成為三峽茶的代名詞。近年更是舉辦 #三峽綠茶季 推廣在地好茶,讓民眾透過休閒活動認識茶葉背後的歷史故事。
活動的最後,老師也邀請三峽 #天芳茶行 製茶師,在會場擺起小茶席。大家一邊品嚐三峽的碧螺春、白茶、蜜香紅茶與柚花茶之餘,一邊回味老師帶來的茶產業歷史。在腦海與齒頰中,均留下三角湧銘茶的雋永滋味!

【流動 · 文史】系列講座|陽明山的茶葉史足跡

May 07 , 2023

🌱 陽明山是低調的茶葉大本營?
許多人對陽明山的印象,大多是著名的溫泉與花卉,然而百年前的草山茶園遍佈,其實曾經是台灣茶產業出口的重要產地。甚至早在日本 #三井集團以前,本地茶農就已經開始在陽明山試種紅茶,可說是台灣紅茶發展的開路先鋒!
🌱從地圖上消失的茶園
從美國商人拍攝的大屯山老照片開始,依循古地圖、民間契約等檔案資料,我們可以追溯陽明山始於清代的茶產業。然而,日治時期的 #台灣堡圖 卻看不見草山有茶園的標記?原來當時日本人建立 #保管林政策,即使海拔高的地區有種茶,也會在地圖中刻意被隱藏,只能透過其他史料抽絲剝繭,尋覓當年茶產活動留下的痕跡。
🌱草山紅的前世今生
風華一時的陽明山茶產業,雖然在80年代後因爲產業結構變遷而逐漸式微,但現今的我們仍能透過各種途徑探尋當年榮景。像是聆聽過去的採茶歌「#褒歌」,或是利用假日走訪陽明山 #魚路古道,走訪像是許顏橋、三板橋等昔日產業運輸的建築遺構,也期待未來再度於陽明山推出的茶種 #草山紅!

倉庫學堂|茶金歲月講座

January 21, 2022

位在新竹北埔的姜阿新洋樓,曾是臺灣紅茶產業黃金時代的重要推手。
與日本時代三井合名會社,以及戰後的怡和洋行皆有密切的合作關係。
從日本時代一直到1980年代,縱橫商場的姜阿新,其商業經營的歷史同時也正為臺灣政經發展的見證。
茶金電視劇上映後,也讓這段故事再度成為熱門話題。

本次倉庫講堂,特別邀請現任姜阿新教育基金會董事的廖惠慶女士,分享新竹茶葉傳的奇故事。

城市

重慶南路:一段與書共存的時光

July 13 , 2024

「書,就是要流動的。」——蘇碩斌老師說啟發其做研究的想法就是源自於《本は流れる》一書中提到的概念,也是貫穿這次講座的核心。
本次講座我們邀請到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臺大臺文所教授——#蘇碩斌老師,帶我們一起回顧 #重慶南路書店街 的輝煌歲月,這條曾經是全世界華文圖書出版界裡最重要的一條街道,並以流動的概念帶我們看這條書店街如何興起、盛產文字思想,又如何在時代的流轉中悄然落幕。
#書店街的誕生:村崎長昶與新高堂書店
談論到書店街,就必須講到 #村崎長昶 這個人物,原先在臺北開設事務所包攬工程,偶然發現文化相關的商品也能賺錢,因此轉行經營書店,其所經營的#新高堂書店,坐落在現今臺北重慶南路與衡陽路交叉口,不同於清末零星的幾家書店,多只販賣學習與祭祀等兩類用書,佔地兩百多坪的三層大樓、擺設玻璃櫃、能夠自由瀏覽書籍的新穎、現代化經營形式,為臺灣書店開拓出嶄新的樣貌。
#從封閉到流動:臺北市區改正計畫
新高堂書店落成於1915年,此時正適逢《#臺北市區改正計畫》,拆除了臺北城牆,改為三線道路,使臺北市從封閉的狀態變成一個開放、流動的城市,也讓臺北城的人和書開始流動的起點,新高堂書店即為時代下被投資的產物,配合政府計畫於颱風後改建,從此改變了臺灣書店的生態,成為書店街的先驅。
#小流動到大流動
1915年至1935年間,隨著印刷文化的進步,輸入印刷機器與鉛字、#活字印刷 取代過去逐字刻印的形式,能夠更高效的印製書籍,加上1930年代後公學校與國語講習所推動日語,此時臺灣識字率超過50%,隨著能夠閱讀的群眾變多,且現代書店的出現,促進思想流通,就有更多的書店開設於市區改正後的本町(重慶南路)與榮町(衡陽路),成為書店聚集的地方。
#大流動到太流動
戰後的重慶南路,開始出現大量出版社兼門市的書店出現,至1960年代,臺北高達88%的出版社和書店都聚集在這條街上,直到1980年代,隨著金石堂和誠品等大型書店陸續開幕,1990年後博客來等網路書店的出現,使過往的經營模式難以為繼,重慶南路書店街的角色也漸漸在時代中落幕。
重慶南路書店街見證了臺北城市的變遷,也記錄了書店在隨著不同時代興至衰,雖然當今書店已不再是主流,文字也不再是最具支配力的表現方式,但我們依然可以像18世紀沙龍的時代,舉辦讀書會、討論書籍,或轉以影視改編等其他形式,延續書香情懷💬。

城中一座島(一):社子島的產業與聚落生活

June 16 , 2024

在1970年起實施的 #禁建令政策 的框架底下,看似「亟待開發」的 #社子島,實際上有著豐富深厚的獨特紋理。本次講座邀請到《#城中一座島》一書的共同作者——#柳志昀,以在地人的視角分享社子島的聚落生活及產業發展。
#城市邊緣的守望者社子島
回看文獻紀錄,社子島早年是由多個散落在河道中,大小不一的沙洲,在歷經河流、潮水影響下逐漸聚合成一個較為完整的島嶼,也因為形似葫蘆,另有別稱之為「#葫蘆島」,也就是今士林區延平北路五段到九段的範圍。1963年葛樂禮颱風的入侵,社子島及臺北盆地地區發生嚴重水患,讓市政府/中央機關對治洪及防洪規劃更加重視。其中針對社子島的堤防興建,僅保護到延平北路六段,七段至九段的範圍也因此有了「#堤外三里」的稱呼出現。同時,基隆河的截彎取直讓社子島再度與臺北市區分離。多方所規劃的防洪計畫底下,社子島被劃為洪泛區,納入都市計畫中的限制發展區,雖然這些政策旨在保護城市免受洪患影響,但社子島自此在空間規劃上受到諸多限制,也對島內居民的生活和發展造成了影響。
#依水而生的聚落生活
水,雖然將社子島與城市隔開,但卻因為水發展出獨有的在地風貌。島上的四大聚落,#溪州底、#溪砂尾、#浮汕及 #浮洲,各自因應其地理位置發展出獨特的聚落風貌及故事。以建築型態來看,溪州底作為沙洲的起點,是島內連結城市的樞紐,以聚集型的街屋為主;溪砂尾相較溪州底的商業支援較少,則依賴家族的力量共存共榮,其建築多為合院形式;浮汕相較其他聚落,遇水患機率相對高,因此發展出「李復發號」的土地輪耕制度;緊鄰基隆河一側的浮洲,居民會趁漲退潮的間隙,在聚落內散落的天然圳道中運送物資。而島中的信仰文化也與水緊緊相連,像是浮洲迎接端午節,會將神明請到船上進行祭拜儀式。
#臺北城市的後台
社子島像是一個城市的後台,默默支持著整個都市的經濟運轉。社子島早期以農業為主,在還沒有化工肥料的時期,居民會延著淡水河上游至下游沿路收集水肥,收成以後的農產品又再回到市區裡販售。1980年代的經濟起飛階段,不同的職業需求頻起,像是建設相關的產業別,開始有砂石場、木工廠等進駐社子島。1992年抽砂場撤離,社子島進入新的一個產業階段,臺北市的回收業者無法繼續留在臺北市區而轉向社子島,而前一個階段所留下來的產業空間因為空間寬敞,另成為影視產業、家具、藝術、車輛改造等產業的據點。隨著臺北市區從製造業轉型為服務業,社子島的地理優勢使其成為倉儲物流系統的重要一環,成為了連結製造端與消費端的中繼站,持續餵養著都市的發展。

台灣民俗采風

June 16 , 2024

民俗是代代相傳的生活潛規則。
本次講座邀請到臺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林茂賢老師,從日常生活的角度出發,與我們分享台灣民俗的文化意義,解析藏在背後的生活智慧。
#民俗的範疇
民俗是日常生活的總括,可分類成#風俗 ,包含生命禮俗、生活習俗、民間俗信及民俗禁忌;#信仰 ,包含諸神信仰、祭典、宗教科儀;#歲時節日 ,包含過年、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尾牙等等。
#民俗的形成與功能
民俗源於特定歷史與社會背景的長期累積與普遍的認同所形成,像是媽祖信仰因唐山過台灣的歷史而起,王爺信仰則是為了驅走瘟疫有關。這些信仰因應人民的需求而產生,如黑格爾所說:「凡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除了滿足人們精神上的需求,也提供了某種程度上的社會秩序和心理慰藉。1885年鹽水爆發瘟疫事件,居民在神明出巡時沿路燃放炮竹,用意是驅趕瘟神,但燃放炮竹產生的高溫其實就有殺菌效果,也形成了今日盛行的 #鹽水蜂炮 。
#民俗的特性
回看過去的課本,大部分的民俗其實沒有完全的記載成冊,但這些行為卻一代一代的 #傳承 ,融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自發性 的在每個相應的時間點進行。儘管法律上#非強制 必須要完成,但卻#普遍而廣泛 的存在並且實際操作。而每個地區因應其歷史與社會的組成元素不同,發展出其民俗的 #地域特色。以民間信仰來說,北部是 #城隍 ,中部是 #媽祖 ,南部的 #王爺,其所衍生的信仰活動也有所不同。另外,當民俗遇上多元文化可能碰撞出創意的火花,像是歐美文化傳入後,供桌上可能多了披薩的身影。在加上時代變化,民俗也會產生相應的 #變異 ,像是慶生的食物從豬腳麵線變成蛋糕;祭拜祖先時從燒紙錢演變成燒信用卡,雖然表現形式上有更新,但是其中的觀念卻是不變的。
#民俗文化的傳承
參與民俗活動,不僅是對 #傳統文化的認同 ,也是對文化薪火相傳的實踐。從包粽子、吃湯圓到參與繞境進香,這些看似普通的行為,實際上承載著深厚的文化意義。它們蘊含著生活智慧,提醒我們方式雖可改變,觀念卻歷久不變。

公園地景:臺北邁向現代化之路的綠色篇章

June 15 , 2024

公園,除了是我們的休憩空間,也是城市的退燒藥。
本次講座邀請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兼任助理教授 #林芬郁老師,從公園的誕生與命運輾轉的歷程,與我們分享公園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又是如何扮演城市退燒藥的角色。
#臺北什麼時候出現公園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其產物之一便是「公園」。轉向臺灣,「公園」的概念也於日治時期順勢展開,1897年臺北的第一座公園「#圓山公園」誕生,開啟了臺北邁向現代化之路的第一章。
#城市的新風貌
日本入台以後,積極推行 #市區改正計畫,改善環境衛生,減少瘧疾、霍亂等風土病等衛生問題。從1900年的「 #臺北城內市區改正計畫」、1905年的「 #臺北市區改正計畫」,一直到1932年的「 #大台北市區計畫」,工程項目含括下水道清理、城牆的拆除、建築物棟距的制定、馬路的加寬、新公園的建設(今二二八公園)等工程,改正計畫的範圍從城內不斷的向外擴張。細看1932年的改正計畫圖能發現,其規劃了十七座公園用地,且防災的概念也被納入其中,道路的走向也預告了城市開始往東發展的訊息。
#生活的新風貌
公園的出現讓人們的休憩空間不再限縮於廟埕或四合院外等廣場,休憩活動也因公園內的設施變得豐富,像是公八公園(川端公園)就設計了競馬場、相撲場、划船池等運動設施;二二八公園內的放送台帶動的體操風氣也都豐富了人們的休閒活動,成為新公共空間及社交空間。此外,1916年的臺灣勸業共進會及1940年的始政40週年博覽會也分別在公十公園(植物園)及二二八公園內舉辦,兼具國力展示及社會教育之用途。
#這十七座公園的命運
隨時代更迭、政權轉移及使用者的轉變,這十七座公園經歷了不同命運的洗禮,有的#被廢止 、有的 #被縮減用地,今日仍可見的有十三座。從原規劃及今日所開闢的範圍來看,整整縮減了近一半的面積用作其他建設。
#公園是都市的退燒藥
在佈滿水泥磚牆建築的都市,公園內看似不起眼的綠植具有「 #都市之肺」的功能,有助於 #減少熱島效應,像是種滿行道樹的仁愛路三段與忠孝東路相比就減少了2.6度。老師更是建議都市應多建設 #公園道 形成通風廊道,將季節風與陽光導入市區內,除了改善視覺環境、美化市容,還能減少雨高溫相關的疾病。而生活在都市的我們又該怎麼做?或許就 #從一盆植栽開始,再到鄰里公園、社區公園,以點、線、面的方式逐步擴張範圍,讓都市多一點綠,也多一點涼意。

【跨時空對話,閱讀臺北城】系列講座|進臺北城說宜蘭廟事

December 18 , 2022

17世紀大量漢人渡海來臺進到臺北盆地,來自各區的的人們有著異同的生活背景,移墾過程中,除了將各地建築與文化特色帶進臺灣,「信仰」也成為重要的心靈慰藉。廟宇作為信仰中心及紀念性建築,遍佈在這片土地上的廟宇建築中,也留有不同族群的風格印記。

18世紀中,漳泉械鬥頻繁衝突下,讓臺灣各區域的開墾更加頻繁,鄰近臺北盆地的宜蘭平原,隨後也成為漢人墾拓的聚居地。因信仰而成的聚落,也形塑了宜蘭廟宇建築的營建體系脈絡。若花時間仔細端詳蘭陽平原上的傳統廟宇,可以看到匠師隱藏在不同時期廟宇建築與裝飾中所深藏的文化密碼與創意。

本次講座講者蔡明志老師,宜蘭人,現職為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副教授,亦在羅東社區大學開設「來聽老厝講故事」課程。蔡老師將與大家分享對於宜蘭清代到日治時期,傳統廟宇建築的觀察與有趣的發現。

【跨時空對話,閱讀臺北城】系列講座|圖說臺北城

December 16 , 2022

臺灣這片土地歷經不同時期統治者的政權移轉,無論是官府建築或隱藏在常民生活中的老街屋,都曾發展出多樣的面貌。而仍保留至今的老舊建築,如清朝的古廟、日治時期的洋樓與宿舍空間,以及國民政府遷台後的眷村與街屋,都承載了當時的文化、價值與美學觀。

出身自建築暨都市設計、古蹟保存背景的徐逸鴻老師,在古建築領域已耕耘二十餘年,不只擅長描繪老城區、老舊街屋與建築的立面細節,同時也出版《圖說清代台北城》、《圖說日治台北城》等三本書,試圖重現臺北城從無到有的建設過程。

本次以「圖說臺北城」為題,讓我們透過出自徐逸鴻老師之手的手繪建築作品,一窺臺北城內不同時期各有的獨特建築樣貌與元素!

【跨時空對話,閱讀臺北城】系列講座|城中歲月:老照片看臺北城今昔

December 11 , 2022

聽,臺北人說那年的臺北「事」。
閱讀臺北城系列講座第七場,乘著北門紅文化市集這個說故事的場合,特別邀請城內資深文史導覽員—何良正老師,由老照片和兒時生活起頭,為我們帶來一場精彩的跨時空旅程!
講座開始前,何老師先在小白板上寫下許多歷史人物的名字,從清朝沈葆楨、首任臺北知府陳星聚,到辰野金吾、近藤十郎、野村一郎、森山松之助等日本時代的重要建築師們,並一一道出他們之於臺北城市的故事。
回顧臺北曾經的繁華年代,現在的武昌街一段9號到19號,在民國40~50年代住的是不同科別的醫生,這也成了何老師口中的「名醫街」。
在武昌街上,不能錯過由白俄人創立的「Astoria咖啡館」也就是現在的明星咖啡館。何老師兒時就住在咖啡館隔壁,熟悉那裡的簡老闆和藝文界的顧客,打小吃著他們的西點麵包、聞著他們的咖啡香,也在這裡會見黃春明、周夢蝶等文學家。何老師從數張舊照片,一一分享可愛有趣的故事,這些個人的回憶變成大家對臺北城的共同記憶。

【跨時空對話,閱讀臺北城】系列講座|老屋時態

December 10 , 2022

你是否曾在漫步於巷弄時,被街屋的窗花、磚瓦給吸引?又或總是著迷於民宅老屋裡的洗石子等物件?#閱讀臺北城系列講座 第六場 ,我們邀請了 老屋顏 工作室楊朝景老師以「老屋時態」為題,分享這些年來在臺灣各地調查和收集的建築故事。
就像英文一樣在不同的時間因為有不同人與事的加入,讓老屋的時光軸線也有著不同的時態的演進。比如以嘉義舊名命名的「桃城豆花」,其建築曾經是間醫院,經過改造及修復如今變成甜點店。但屋內還保留許多原有的結構與物件,原本的掛號櫃檯也搖身成為點餐的櫃檯。
講座中,朝景老師也分享到,在調查不同老房子的故事時,除了暸解屋主是誰、以前曾經開過什麼店等等資訊,也會透過不同時期的照片與文獻做比對,使老屋的整修資源和過程能夠被記錄下來。!

【跨時空對話,閱讀臺北城】系列講座|漫遊一趟,城中日治近代建築

December 04 , 2022

系列講座第五場次「漫遊一趟,城中日治近代建築」,我們邀請出生於日本京都的吳昱瑩老師,與大家分享日本時代臺灣近代建築的風格特色,以及幕後重要的建築師與技師們,讓大家彷彿也完成了一趟建築主題的旅行。
講座中老師依序介紹了幾位日本時代的建築師與技師,以及他們在臺北城內的作品。如:臺灣總督府(今總統府)、鐵道部廳舍 (鐵道博物館園區)和1911年改建的臺灣總督府官邸(臺北賓館)等建築即出自 #森山松之助 的設計;還有同樣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的 #井手薰 建築師,他的知名作品包含:臺北公會堂 (中山堂)、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等建築,他們都專精於歐洲當時流行的風格,相當重視建築外觀的裝飾。
此外,還有設計建造了 臺北郵局 #栗山俊一 建築師。當時受到世界建築潮流的影響,建築師們開始嘗試新材料、新技術,並試著融合多元民族的文化,發展出「#折衷主義建築風格」,如今在臺北城內可見的古典洋風建築,多半興建於這個時期,其中包含許多重要的政府機關。
臺北城內的日本時期近代建築,體現了不同時期的歷史、美學與文化,更隱藏著許多大人物的故事。下回不妨來一堂臺北建築之旅,漫步於城內街區,欣賞建築文化的美,了解臺灣島嶼的故事

【跨時空對話,閱讀臺北城】系列講座|臺北城建築的時空旅

December 03 , 2022

閱讀臺北城第四場活動,我們邀請了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 楊甯堯老師,帶大家一起到不同時期的「臺北」,體驗了一趟 #臺北城建築的時空旅。
從新莊、艋舺、大稻埕等鄰近淡水河而興起的市街聚落;到清代「臺北城」建置的四座城門和小南門,以及城內建築的配置…。講座開始,老師便從歷史背景為起點,雖顯枯燥卻讓大家能更清楚,清代城內解建築配置的緣由,以及後來不同時期城市建築發展的歷程。
如:日本時代隨著人口越來越多,城市擴張,首先從城南開始,接續學校的建設,為有效運用土地接續往「城東」開發,再往東邊就是宿舍區,如:齊東街、青年街、福州街等等。而「總督府」建築位置的選擇,則考量到北邊的鐵路、河川,選擇偏南的位置—臺北的中心興建。
到了1930年代,日本留學歐洲的學生們紛紛回國,如中山堂、電話交換所、臺北郵局、第三代臺北車站、大阪商船等建築,都有近代建築的風格,當時在臺北就可以看到歐洲近代建築發展的縮影。
「建築」就像一本書,書裡記錄著一地的歷史演進與發展歷程,也展現了不同時期的美學與文化,更形塑了一個城市的樣貌。你對臺北的印象是什麼?又希望臺北帶給大家什麼樣的印象呢?

【跨時空對話,閱讀臺北城】系列講座|古建築,新生命

November 20 , 2022

閱讀臺北城第三場活動,我們邀請了迪化二O七前館長 安綺,來與我們分享這些年在推動老房子再利用的有趣故事。
「在建築物的歷程當中,我們都只是曾經的過客,建築會因為不同的人居住、使用,而有不同的樣貌與特性。尤其宅第最能展現屋主的個性」講座中安綺館長分享著當時在迪化二O七博物館時構思空間經營的思考。作為迪化街區裡的一棟「老宅」,該如何以建築為載體,訴說老屋和臺灣生活文化的故事。
過程中團隊透過不同主題的活動、展覽,讓民眾能夠認識老房子甚至參與其中。從推廣活動的辦理、展覽主題的策劃、展品的洽詢與商借,到場館內的入口意象、動線安排、導覽服務等等,都是與觀眾進行溝通的介面,也是活化老屋賦予其新生命的重要因子。
雖然原迪化二O七博物已暫停營運,但空間未來也將由另一個單位進駐運用,就讓我們一起期待「它」的更多故事。

【跨時空對話,閱讀臺北城】系列講座|建築裡的生活文化

November 06 , 2022

系列講座的第二場次 #建築裡的生活文化,我們邀請了鄭勝吉老師,與大家分享不同時期建築裡所隱藏的蛛絲馬跡。
建築反映了不同時代的生活樣態,也訴說著文化演進的歷程。從建物的坐向,街屋的窗柱,到建物外觀的裝飾物件,甚至是住家裡的窗臺等,都透露著不同時代背景的風俗、美學與習慣。
這次的講座,老師也帶了許多珍貴的收藏來與大家分享。藉著這些老屋建築的零件,也提醒著大家,面對城市的發展,在改變的過程我們該如何選擇又該如何保留?

【跨時空對話,閱讀臺北城】系列講座|旅建築,高石大叔的臺北足跡

October 29 , 2022

這次 #高石大叔的臺北足跡 講座,我們邀請 #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 黃俊達老師 來和大家分享。故事從高石組在臺興建的辦事處(今撫臺街洋樓)的建築樣式為起頭,帶著我們回到高石大叔的年代。從高石忠慥的生長背景、在日本承辦市區改正計畫的經驗,及其對臺灣大型建設與臺北城拆除改建的投入,分享高石先生對臺北城轉變的重要影響。
高石先生承辦市區改正計畫工作的開端,要回溯到1886年。當時進入大倉組的高石先生,因歷經1872年東京銀座大火事件後,共同參與了大規模的民宅規劃與改建。
而後辭去大倉組主任一職,於1900年在臺自組高石組,利用在大倉組的改造經驗承接臺北許多重要建設。無論是市街和民宅改建、地下水道工程、開啟臺灣產業發展的工廠,以及串連南北的經濟命脈—縱貫鐵路,大多都可見高石先生參與建造的痕跡。在當時,高石先生以承接政府包案的方式,看見臺北這座城市的機會與潛力,也用自己的能力與經驗轉變臺北城的樣貌。
講座最後,我們也一起瀏覽了《高石大叔看台北》繪本,書裡描繪了高石先生和臺北的關係,也希望藉此讓讀者思考居住於這座城市中,我們如何決定、改變這座城市的樣貌?

《編年台北》我的編年詩 您的臺北城 |講座分享

April 03, 2022

《編年台北》以「時間」為度量,記錄臺北在二戰之後的步履和事蹟。在詩題處除了點出年份,也以提綱式的標題,讓讀者可以「按年索驥」,看到創作者摘錄臺北曾經發生事件與詩作。

移動記憶|林安泰古厝與新北投車站的移動記憶

December 18, 2021

本次移動記憶講座,特別邀請重耀建築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學忠建築師,與我們分享當年他與父親 李重耀建築師參與林安泰古厝、新北投車站遷移重組工程的實務經驗與歷程。
林安泰古厝興建於清代的農村宅邸,也是1945年後,首件因都市計畫原因進行拆除重建的案例,它不但喚醒市民對於城市歷史文化保存的意識,也間接促成文資法的生成。
新北投車站的故事,則從1989年車站面臨拆遷的討論開始,當年在李重耀建築師穿針引線協調下,讓車站免於拆除的命運,並親自負責將車站搬遷至彰化民俗村。
講座中,董事長鉅細彌遺的分享,古厝的歷史源流;當時面臨都市計畫與拆遷的議題討論,以及在執行測繪、拆卸到施工的歷程,讓大家一同回顧了城市發展的歷史。

移動記憶|藍曬體驗工作坊

December 04, 2021

【移動記憶藍曬體驗工作坊】
嘿!我們去曬太陽吧!
趕在寒流來襲前,幸運的太陽天,夥伴們一起在倉庫體驗藍曬照片製作。
配合「移動記憶」特展,藉由「遷移保存」古蹟案例的梳理以及議題的討論,回望城市發展過程中的那些改變與選擇,共同描繪理想城市的「藍圖」。
在藍曬工作坊中,大家也透過藍曬照片製作的體驗,留下屬於自己的故事。
活動中由DENNIS老師的講解後,夥伴們也試著將感光液均勻的刷在紙上,等待乾燥後再用木板襯底,並依序放上感光片與賽璐璐片。
接下來將夾好的壓克力板拿到陽光下曝曬,等待綠色的感光片轉成深藍或墨綠色,即可將感光片取出放到清水中輕輕搖晃洗淨,用面紙吸水後可以夾著晾乾或使用吹風機加速乾燥,一張心意滿滿的藍曬明信片就完成了。

運輸

【流動 · 文史】系列講座|消失的鐵路:萬新鐵路

July 29 , 2023

流動文史系列講座這回我們邀請到了新店文史館 #杜竹蓀 老師,以【消失的鐵路 – 萬新鐵路】為主題,和我們分享萬新鐵路的建成、繁榮、沒落與轉變。
萬新鐵路建設於日治初期,與現今「臺鐵」經營方式有所不同的是,當時日本總督府為推動交通發展,允許且鼓勵民間公司設置鐵路。鑑於當時新店煤礦、木材、茶葉等物產資源的運輸需求,臺北鐵道株式會社籌資鋪設這條從從新店通往萬華的鐵路。
🛤萬新鐵路藏熱門景點
1921年萬華新店段的鐵路正式通車,全綫有11站,其中有趣的是,最後兩站為「新店」及「郡役所前」,但兩站的僅距離短短300米。這是因爲所謂的郡役所前便是碧潭 ,來到此處可以欣賞美景,還可以品嘗魚類現蒸現烤現吃,可是那個時代的觀光勝地呢!
📉萬新鐵路的赤字危機
後期的萬新鐵路幾乎是虧本營運,乘客以學生居多,多購買學生優惠票 導致收入降低,再加上沿線公路拓寬導致客流變少,最後只能面臨被拆除的命運。
鐵路拆除後轉變為公路,如 汀州路 、 羅斯福路 、 新店路等,若還想留念萬新鐵路的點滴,老師也大家分享了幾個能看見它的身影的地方,其中就有 汀州路臺鐵舊宿舍 及萬隆公車站站牌!

【流動 · 文史】系列講座|臺灣鐵道百年演進

July 08 , 2023

臺灣鐵道的發展,隨著技術與需求的演進,也不斷在改變。時光推移,在不同地區、產業供給著不同需求,鐵道的發展變化與人們的生活習習相關,本次講座我們邀請 #舊打狗驛故事館 #古庭維館長,與我們分享臺灣鐵道的百年演進。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回顧老師分享的精彩內容吧!🛤️🛤️🛤️🛤️
🚞鐵道誕生之前
在鐵道誕生之前,人們是用什麼當作交通運輸工具呢?
沒錯,就是動物運輸!像是馬、驢、羊等等,那鐵軌又是什麼時候誕生的呢?
鐵軌的誕生和蒸汽機的發明有著不可獲缺的關係,蒸汽機被發明出來後,有人把他加上輪子,因此世界上第一臺蒸汽火車誕生了,但它非常到的笨重,接著鐵道之父史蒂芬先生改良了蒸汽火車,1825年蒸汽火車開始上路,從此之後,鐵道的歷史也就此拉開序幕,蒸汽火車在交通界丟下一席震撼彈。
🚞什麼是「軌距」
講到鐵道不免俗會提到軌距,鐵軌之間的距離就叫做軌距,國際標準軌距為1435mm,而臺鐵的軌距為1067mm,捷運與高鐵的軌距都是國際標準軌1435mm,其實軌距不同並沒有太大影響只是產品規格上的不同。

【流動 · 文史】系列講座|從世界知名鐵道保存案例,看臺灣鐵道文化資產

July 01 , 2023

#從世界知名鐵道保存案例,看臺灣鐵道文化資產
你搭過最令你印象深刻的火車是在哪裡呢?
本次講座邀請到 #交通科學技術博物館—— #蘇昭旭 館長,以世界鐵道為題,搭配著作《世界鐵道大探索》,從文化資產、機械科技、建築工藝、管理科學四個面向帶我們看鐵道的經營與保存。一起來回顧蘇館長當天分享了哪些精彩內容!
🚂文化資產鐵道與觀光鐵道有什麼不一樣?
文化資產鐵道以「保存」為目標,讓過往繁華的經歷得以另一種形式傳遞給後代;而觀光鐵道以「營收」為目標,但兩者不盡相同的是都以故事、服務與驚喜為經營方向。若要嚴格判斷兩者的不同,則能依據所使用的車廂及行駛的路線做區隔,僅有延續舊車廂與舊路線的鐵道才能稱作是文化資產鐵道。臺中的舊山線與嘉義阿里山的林業鐵道便是文化資產鐵道,更是文化遺產潛力點喲!
🚂理性的火車站與感性的月台
火車站依據乘客上下車的動線做站體、月台及軌道的設計,最早使用的車站類型是平面型車站,但是帶來的影響因不利於都市發展轉由跨站型車站取代。而上演著迎來送往場景的月台,也同時衍生出眾多的藝文作品,例如文學、電影、歌曲、繪畫等等。
你曾讀過、聽過、看過與月台有關的作品有哪些呢?
🚂鐵道博物館的分級
博物館的分級可以想像成醫院的分級,依據症狀及嚴重程度接收病患。從第一級的國家級鐵道博物館,第二級的交通或科學博物館附設鐵道博物館,第三級的鐵道事業體附設博物館及第四級地方鐵道博物館,分別執掌著不同範圍,相互配合呈現出完整的鐵道故事。

【流動 · 文史】系列講座|魚路古道的前世今生

May 27 , 2023

🐟超過百年的生鮮配送道
當年這條供給人們挑魚買賣的道路,不僅要負重徒步30公里,還要橫越海拔700公尺的陽明山路。我們跟隨 #龔鈺文老師的腳步,展開歷史發展的時間軸,從早年平埔族人打獵、割藤的時代,歷經採硫的荷西時期,到漢人移入拓墾,在鄰近地區發展市街,用更全面的觀點挖掘這條古道的起源與歷史脈絡。
🐟不只送魚的魚路古道
魚路古道不只將北海岸捕撈的漁獲,沿著古道抵達台北市區漁行販售,在二戰日本實施物資管制時,也是夜間挑燈走私魚貨的秘密通道。此外,這條路也是早年陽明山硫礦、茶葉以及藍染原料大菁的產業要道,甚至我們今日在擎天岡常見的牛隻,也是早年農民沿古道牽牛放牧的歷史痕跡。
🐟倉庫二樓的遠端走讀
還沒去過古道的你是否很難想像?沒關係~在 龔鈺文老師 生動的講解下,我們直接在倉庫二樓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遠端走讀!從金山磺港出發,我們沿途經過南勢湖、天籟社區,走進陽明山國家公園,來到昔日又稱「太陽谷」的擎天岡,經過涓絲瀑布、山豬湖,最後在士林一帶下山。不只順著路線遊覽全程,也認識每個地點在不同時代發展下的故事。

其他

裸裸實驗市戶外講座 【日常生活中的淨零碳排行動】

August 21 , 2022

裸裸實驗市戶外講座【日常生活中的淨零碳排行動】

什麼是淨零碳排?
日常生活中也能做到淨零碳排嗎?
這次的講座,我們將邀請綠色和平基金會來和我們分享,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淨零碳排的撇步。綠色和平基金會長期致力於全球環境議題,這次將透過深入淺出的介紹,從溫室效應以及現代氣候變遷的影響,了解碳中和至淨零碳排的過程。

《與野共生》展覽講座

July 16, 2022

《與野共生》 展覽講座

【永續未來的想像打破了全面僵固的水泥】

臺灣地質年輕又位於菲律賓及歐亞板塊聚合處,導致地質相當脆弱。為保全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或是國家重要設施,早期工程考量對應天災的強度,經常大量使用混凝土構造物。

以當代社會的觀點回望,更顯出了人文與生態關懷的議題。因此生物多樣性與人和環境互動的關係,便成了防災災害工程邁向永續的趨勢。

【一起認識與自然重修舊好的友善工程】

《與野共生》一書,收錄了全臺16個案例,解說林務局在山林治理中,如何從過去以對象保全核心的工程治理調整至如今兼顧社會、經濟與生態的永續工程,並且嘗試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照片及插畫,讓讀者們可以無門檻的了解環境背景、工程施作緣由以及其對應的生態友善措施。

【讓環境再次演替自然綻放】

在傾聽山林和各方聲音的過程中,多元思維模式和多方立場表述,更是顯而易見。本次#分享會,將邀請本書的主編,也是景澤創意 吳思儒執行長,以自身人文、生態、工程、生態跟管理的跨域學習工作經驗觀點,分享編輯過程中,觀察不同價值之間的對話與融合。

【北門紅戶外講堂 - SUPER教師黃小萍】

July 09, 2022

本次 #北門紅 戶外講堂邀請到擁有高度教育熱誠、並嘗試透過各種實驗翻轉教學的萬芳高中歷史科 黃小萍老師,分享如何從社會教育的角度,帶領學生穿越古今,學習和過去文明對話,並思考重新定義文化資產場域的過程。
歡迎對無圍牆博物館、翻轉教室、翻轉教學等議題有興趣的夥伴,來聽小萍老師如何引領學生們在教室之外,挖掘社區角落裡蘊藏的歷史與人文,讓文化資產充滿生命力。

文化觀察者 | 栖來光筆下的臺日交錯性格

June 18, 2022

在臺生活16年的日籍文筆作家 #栖來光 老師 ,從自身的寫作歷程談起,以及在臺日兩地和自己的家鄉「山口縣」,發現文化、社會甚至是街道景觀的相似之處。
演講中老師也分享了《#在台灣尋找Y字路》書中的案例,除了有趣的觀察,其背後更多的是對於街區歷史紋理的探詢。在臺灣街道巷弄間常見的「Y字路」,或許是店家喜愛的「黃金店面」,但每一道路可能都有不同的成因與故事,老師也將這些街道取名為:生態的Y字路、水路的Y字路,還有輕便車的Y字路。
更多精彩有趣的內容,也歡迎大家自《#在台灣尋找Y字路》、《#台日萬華鏡》等書籍中一探究竟。

裸感生活主題講座|WoMen 我們可以! 守護一個地球

May 22, 2022

|WoMen 我們可以守護一個地球|
 
為何要在環境友善中看見性別?
當環境議題成為全球任務時,WoMen 如何共同參與?
 
日常生活中,女性使用的許多化妝品、衣物、經期用品等都與環境議題息息相關。透過這次合作,讓更多女性關注永續時尚、使用零慘忍化妝品、重複使用經期用品、選購無包裝商店採購居家清潔品等,提升環保意識。
 
同時,在環境科學推進、海洋/陸地生態保育、永續能源教育推廣等,也已經有許多女性的身影,除了讓她們被看見成為每個女孩未來榜樣,更希望呼籲每一個 WoMen 加入這場「WoMen 我們可以守護一個地球」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