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講座邀請到臺大歷史系李文良 教授,與我們分享清代的地契如何見證並紀錄臺灣地方發展,以及各時代背景中不同身份的人們之間的互動關係。
#歷史從何而來?
講座中,講師以嘉義縣鹿草鄉為案例,帶我們探索一個有趣的命題「歷史從何而來?」。從維基百科對應到日治時期學者伊能嘉矩的《大日本地名辭書:台灣編》,再回溯到康熙24年(1685年)的地契謄本中,我們找到了鹿草最早的歷史紀錄──墾戶沈紹宏成功獲得的一份開墾許可。從中可知,清代的契約不單只是交易紀錄,也是後人瞭解臺灣地方歷史的線索之一。
#契約的前世今生
日治時期,因應統治需求,成立了總督府「高等土地調查協會」,強制民眾登記所有人口與土地資料,其複製的謄本也成為後來地方的重要史料。驚人的是,這些清代的契約竟都被地主們完好保存了數百年,可見契約對於證明土地所有權是非常關鍵的依據──誰能清楚地闡述土地買賣的歷史,基本上就擁有這片土地的掌握權。
#契約中的權力拉鋸
契約也反映了清代地方官、軍官與民間的角力關係。清朝開始統治臺灣後,無論是荷治時期的王田或是清代開墾的官、私田園,皆被視需要繳納稅金的民田;但於此同時,明鄭時期被軍方佔有的文武官田卻未登記於稅務資料中。為了制衡其勢力與增加稅收,地方政府不斷鼓勵民眾申請開墾,正如沈紹宏契約中,相當於現今鹿草鄉的大片土地在申請成功後,便納入了諸羅縣的控制中。
#歷史學究竟是一門什麼樣的學問?
最後講師也提到,契約雖為地方歷史的重要史料,但與史實仍有不少差異:清代墾戶申請時必須標明土地為「無主荒地」方能取得開墾許可,造成許多開墾者並未如實申報。這正也反映了歷史往往無法直接驗證,必須透過資料比對與邏輯推敲各種可能性,並在理解時代脈絡後,對過去產生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