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ture

倉庫講堂

#穿梭臺北城—城內走讀

1884年起至2024年,臺北城建城已經140年啦!

你知道,城內的建設是從哪一個區域開始的呢?這上百年的發展歷程又是如何?

這一趟走讀邀請到擁有豐富建築研究經驗的 #楊甯堯 老師帶隊,帶大家走進臺北古蹟密度最高的區域,從街道與建築,看清朝、日本時代及戰後三個時期不同的城市管理模式,塑造出來的街區紋理。

#打開楊老師的口袋名單

除了街廓與建築,這其中的人、事、物也是展現城市特色不可少的元素。城市的巷弄中往往都隱藏著好吃好玩的事物,藉由這趟走讀,對美食頗有喜愛的楊老師也準備與大家分享城內好吃好玩的名單!

週末揪上三五好友,一起穿梭臺北城!

 

#倉庫講堂|城中一座島(二):社子島的生態與水文

三面受河水環繞的社子島,長久以來便與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川流不斷改變與形塑著這座沙洲的輪廓,也形塑著在地生活記憶。往昔,綿密的溝渠自河道延伸佈滿社子島,造就了商業與農業的發展,也承載了居民與水共生的智慧與情感,更豐富了在地的生態系統。

然而車行當道、治水工程進步把人跟水的關係疏離了:圳道的縮減、堤防的修建,讓社子與「河」、「水」的連結及記憶漸漸消逝,過往。

居民過往面對洪水氾濫不僅保有有著憂患意識,也發展出的特殊的農業土地利用,如今社子島農業作為都市中的農業有什麼重要性?而島上農業生態與水文化為什麼對台北都會來說更顯珍貴?「城中一座島」系列講座的第二場邀請投入社子農業生態復振工作的 張式慧,也是同名書籍的共同作者,來聊聊社子島上,人、土地與水生生不息的互動。



#倉庫講堂|城中一座島(一):社子島的產業與聚落生活

你知道臺北市有一座遺世獨立的半島嗎?

坐落於基隆河與淡水河之間,社子島在60年前被定為洪氾區後便禁止任何建設與開發,這也讓社子與臺北其他地方有著明顯的斷裂感。而社子島的居民們此後有如被放逐、遺忘,也成為象徵落後、單一且粗略的地理名詞。

然而,在外人心中凋敝的社子島,卻富含了多采多姿的信仰文化、生活方式以及特色產業,更保留了許多獨有的在地知識,以及與都會生活截然不同,卻更充滿人情味的人際網絡。

社子的聚落型態有何特色?與居民是在什麼樣的文化脈絡下建立在地社群與認同?當地的產業對臺北都會區又有什麼重要性?

「城中一座島」系列講座的第一場邀請到臺大城鄉所研究生柳志昀,也是同名書籍的共同作者,以在地人的視角與經驗分享社子獨特的產業與聚落生活,讓我們用更細緻的眼光認識這座沙洲上交織出充滿生命力的人文風采。

 

#倉庫講堂 |重慶南路:一段與書共存的時光
 
那裡曾是臺灣密度最高的知識火力區。
短短的600公尺內,開設了上百家的書店及出版社。
日治時期「新高堂」的開幕開啟了書店設立的風潮,書店、書報攤一家接著一家,想得到的書系一應俱全,提供了當時的文青學子在下班下課後浸泡在書海的機會,是當時跟世界接軌的一條街。
時代更迭,科技的興起泛起了閱讀模式的改變,也間接影響著實體書店的經營模式。本次講座邀請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蘇碩斌教授,與大家分享重慶南路書店的興起與發展歷程、當代書店的轉型及大眾閱讀習慣改變的觀察。
 

 

 

 

 

 

#倉庫講堂|摇不起來的臺語阿哥哥:1960年代臺灣的搖滾樂和電子琴

聽歌,也聽故事。

臺語歌,不僅僅是音樂,娛樂消遣的載體,旋律及歌詞更反映了臺灣社會的變遷,映射出大眾的心聲,是歷史與文化的真實寫照。

臺語流行歌曲於1920年代起逐漸生根發展。歷經政權交替、社會轉型、戒嚴令、二二八等社會事件,臺語歌伴隨著臺灣人的成長與變遷,成為撫慰人心的載體之一,每一首歌都透露著時代的心聲,其曲風也在社會變遷的軌道上不斷演變。

本次講座邀請到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陳培豐老師,與大家分享1960年代臺語歌在全球搖滾樂浪潮下的變化,一起揭秘詞曲、旋律中蘊藏的時代記憶。

 

 

 

#倉庫講堂|茶餘飯後 逛城中——走讀臺北城

茶餘飯後,來一趟充滿歷史韻味的城中街區走讀。由資深臺北文史導覽講師——何良正老師帶隊,走進城中,探索老臺北城內的獨特魅力。

在這段旅程中,我們將漫步於蘊藏無數故事的城中街區,探尋過去市民食、衣、育、樂各面向的生活足跡。作為臺北曾經的政經文化中心,城中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個巷弄,都交疊著不同時代的記憶與風華──從百年茶行、老字號餅鋪、文人匯聚的咖啡館、懷舊的小吃店,甚至是已經不存在的百貨與唱片行……城中的每一個角落,都蘊藏著動人的故事和歷史的回聲。

這次走讀邀請到何良正老師擔任講師,以老師豐富的知識,加上過去在城中生活的經歷,將看似平凡的街區喚起生動繽紛的歷史記憶,與大家一起遙想老臺北的靈魂與脈動,細細品味城中的迷人風采!